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太阳城网资讯

(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土家族谚语研究.pdf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3 21:01:55

/

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土家族谚语研究姓名:****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指导教师:**俊谚语是一种语言艺术,它出自广大民众之口,是人民群众经验、智慧的结晶。谚语作为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在用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表达思想感情的同时,又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是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勇敢的土家人,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这些灿烂的民族文化不同程度地蕴含在其语言的精华——土家族谚语中。运用语言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解释、分析土家族谚语的语义内容的同时,将土家族谚语置于民族民俗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全面、深入地分析、探究土家族谚语中反映出的民族文化内容及其社会历史根源,包括宗教信仰、生产方式、民间习俗,以及传统的道德观念、婚姻观念、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从而进一步发掘出土家族的优秀民族精神,这种精神有利于土家族的社会进步和经济文化的发展,也有利于整个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我们认为,土家族谚语极具社会价值:气象、时令、农业等方面的谚语是从事农业生产的教科书;风土人情、物产特点、民间文艺等方面的谚语是促进民间文化交流及旅游开发的活广告;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方面的谚语是进行道德教育的好教材。

同时,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也起到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关键词:土家族谚语;语言修辞;文化内涵;民族精神,e.enon,.,.,,ntent,,,,,,,,,,..,on.,.,.,-tance.:;;;附录4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与版权使用授权书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土家族语言的历史_家族的历史_家族史含义

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日期: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日期:导师签名:日期:谚语概说谚语又叫俗语,格言,是熟语的一种,是流行于民间的现成而固定的通俗语句,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几乎涉及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语言简洁精练,比喻生动形象,是人民群众生活经验的总结、真理的阐述、爱憎的抒发,带有朴素的科学性和哲理性。谚语与成语、歌谣、歇后语、惯用语的区别谚语和成语主要区别在:谚语是整句,可单用,而成语多系词组或短语,只能充当句子成分;谚语大体定型,使用不妨小有变异,而成语则非常定型,一般不容擅改;谚语以俗为本,口语味儿浓,成语则文墨味重,多作书面引用。

谚语曾习称“谣谚”,故易混同歌谣。歌谣中,确有仿谚之作,称“谚谣”,如许多顺口溜即是。这些,可视为跨类。但谚语和歌谣毕竟有别:谚语多作单、复句,而歌谣须三句以上;谚语侧重言理,蕴情于理,而歌谣侧重抒情,蕴理于情;谚语讽劝、训诫色彩浓,旨在启迪,而歌谣着力告白、渲染,长于鼓动。谚语和歇后语除少量跨类外,大多界限分明:谚语侧重言事言理,而歇后语侧重喻形喻情;谚语主谓浑然一体,而歇后语喻、解体若即若离,讲述时可以乃至须有较长停歇;谚语的“有效成分”蓄于全句,而歇后语的“有效成分”仅在后半句(解体);谚语独立成句,而歇后语多作句子成分,须依附某语境;谚语多庄,而歇后语尚谐。惯用语乃口语中极为短小定型的习惯用语。谚语不时与之相混,须细辨其异:谚语多为整句,可单用,而惯用语仅为词组或短语,须附一定语境;谚语构成某个推理或判断,而惯用语仅陈述某情态。如“单耳背”为谚语,但“耳边风”则是惯用语。谚语的特点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她有没有文字,都免不了要使用谚语。世界上,不可能存在没有谚语的民族,因为,任何时代、任何民族都不可能缺少对后代的教育,任何时代、任何民族也都不可能不总结、学习前人的经验。因各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物产资源、生产方式、生活习俗、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等不同,这使得谚语在语义内容上具有地方性、民族性特点。

土家族语言的历史_家族的历史_家族史含义

“……可以说,谚语作为不同民族的人民智慧的结晶、思想的火花,语言中的精粹,因为根植于各具色香的泥土中,才 放射出它别具一格的异彩来;才更具有除文学价值之外更多的文化的科学的价值 土家族谚语研究 ”这里所说的“除文学价值之外”“更多的文化的科学价值”,其中之一就是对民族文化而言的研究价值。对各民族文化中独特的谚语加以分析比较,不失 为了解异族文化精髓所在的一种途径。 谚语作为记录人民群众的思想认识、生活经验和风俗习惯的文化符号,几乎 遍及人们的生产劳作、社会交往和日常生活的各个领域,因而民俗之美意味浓烈。 谚语反映民俗事象有两种情形:一是一条谚语直接指称一种习俗。比如土家有许 多禁忌已成谚语,如出门要选良辰吉日:“初一十四二十三,太上老君不下庵”/ “七不出门八不归,逢九出门空手回”。行路人“春来莫接鹰打鸟,冬来莫捡汗手 “上山莫捡麂,下河莫捡鲤(指莫名其妙死去的麂子和鲤鱼)”。二是谚语在整体上并未概括习俗,但它的结构成分(指喻体,谚语通常使用 比兴和借喻的修辞手法)间接反映了某些习俗。土家先民崇尚万物有灵,崇拜敬 奉祖先,故解放前湘鄂西一带流传着“人无神灵,寸步难行”/“举头三尺有神灵” 的俗谚,这涉及到土家祭祀习俗事象。

还有很多谚语反映了不同地域的地理风貌特点,展现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自 然和文化景观并揭示景观中蕴涵的特殊的美。如“三山六水一分田”形象地描绘 出土家族居住的武陵山区水田分布的外貌特点,准确而又简洁。“上有天堂,下有 汨埫”,形容湖北巴东县境土家族地区的美丽和富庶。“金白杨,银平阳,有金有 银是东西壤。”记录的是巴东县境内几个地区盛产粮食的情况 。“马连不开口,神仙不敢走”/ “宁吃三副药,不过柳津滩的河”,极言清江河的两处地段水急险 峻。“龙山的白菜,来凤的藕,土堡的秀才多似狗”指的是湖南省龙山、湖北省恩 施自治州的来凤、土堡三个地方的三大特产。有一则谚语是反映巴东县的风景的, 很有乡土意味:“巴山夜雨秋风亭,壤西渔火映石门” 。所有这些谚语无一不是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有着难以分割的联系,无一不是对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锤 炼、概括和升华,饱含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着生活的色彩和底蕴。 1.2 研究谚语的意义以及前人研究情况 语言是人类的基本活动之一,它既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人类文 化的主要载体。因此,诸多学科都把语言当作重要的研究对象。语言学解剖、分 析语言构成要素,了解语言这一人类交际工具的“物质”形式。哲学、人类学、 民俗学、文艺学等则重在研究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学科分工不同,研究的目 的、范围、角度、方法各有不同,但总目标却是一致的:通过对人类文化现象的

地址:新太阳城网·(中国)官方网站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1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新太阳城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8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