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太阳城网资讯

宫磊 刘丽芬:重塑巴别塔——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4 01:06:10

/

历史比较语言学流派_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_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

历史比较语言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亦称为比较语言学或历史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亲缘关系与发展规律,并试图拟构原始语言。历史比较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并称为语言学史上的三次革命。它为现代语言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被认为是语言学走上独立发展道路的标志。

历史比较语言学思想的滥觞与西方基督教文明密不可分,千百年来,人们一直试图对《圣经》中“巴别塔”时代之前的共同语“按图索骥”。直到18世纪,英国学者威廉·琼斯发现殖民地印度的梵语与远在欧洲的拉丁语、希腊语存在系统的对应关系,以及随后拉斯克、博普、格林等学者的进一步分析研究,才彻底使学界的目光由所谓“耶稣的语言”希伯来语投向了“原始印欧语”这一新概念,并由此开始了历史比较语言学近三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相较于西方以普通语言学原则为指导的历史比较语言学,俄罗斯则分别以普通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为理论基础。普通语言学方面,俄罗斯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同其他欧洲国家一样,均以拟构原始语、探索语言亲缘关系为指导,代表人物为19世纪比较语言学泰斗福尔图纳托夫与20世纪下半叶“超语系”研究先驱伊里奇-斯维特奇。而俄语历史语言学研究领域主要为俄语历史语法、古斯拉夫语、俄语标准语历史以及俄语方言学,涌现了诸如沃斯托科夫、斯列兹涅夫斯基、布斯拉耶夫、索博列夫斯基及切尔内赫等著名学者。

从原始印欧语到“超语”

基于普通语言学的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发展历程包括两个主要阶段,即19世纪欧洲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阶段,以重构原始印欧语为目标;20世纪下半叶“超语系”假说阶段,以拟构亚欧非洲共享的“超语”为目标。

历史比较语言学流派_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_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

19世纪,基于普通语言学的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发轫于欧洲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学界以基于斯拉夫语言与部分欧洲语言的比较语言学开始了对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及印欧语系的系统研究。这一时期的代表学者主要有:开启俄罗斯梵语研究先河的列别杰夫、与德国语言学家洪堡特几乎同时提出“语言内部形式”现象的里日斯基、首次尝试从语言角度研究民族史的阿杰隆,以及率先提出语言史与民族史之间存在紧密关联的季姆科夫斯基等。其中,最具里程碑意义的当属福尔图纳托夫及其扛鼎之作《比较语言学》。

20世纪下半叶,基于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学界出现了一种新声音,即将研究主体由印欧语系拓展到世界各大语系,通过比较语系之间可能存在的亲缘关系,拟构一种超越语系界限的更高级别的共同语,即“超语”,而这种跨语系的历史比较研究,也称为“超语系”研究。这一尝试突破了原本历史比较语言学仅及于亲缘语言的樊篱,向着重建“巴别塔”又迈进了一步。俄罗斯的“超语系”研究始于1962年,为当时的青年学者伊里奇-斯维特奇所首倡。1966年,伊里奇-斯维特奇因车祸身亡,其同事多尔戈波利斯基与德波继承其遗志完成了著名的《超语比较初探》。

如今,将“超语系”理论同信息技术相结合的“巴别塔”语料库系统已成为当代最权威的词源学研究语料库之一。而“超语系”研究本身也作为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分支成了当代世界及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新热点。其主要代表有尼古拉耶夫(《北高加索语言词源词典》)、米利塔廖夫(《闪米特语词源词典》)、赫里姆斯基(《萨莫德、通古斯与满语的词汇关系》)、德波(《阿尔泰语言词源词典》)、穆德拉克(《白令海与美洲爱斯基摩人音位体系拟构初探》)、斯塔罗斯金父子(《古代汉语音系的构拟》)等一系列巨擘。

从斯拉夫学到“四位一体”

基于俄语语言学的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主要是指俄语与斯拉夫语族诸语间亲缘关系及历史嬗变的研究,是与基于普通语言学的欧洲传统历史比较语言学以及后来新兴的“超语系”研究相对的个别研究。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与传统斯拉夫学研究及俄语史研究唇齿相依,即从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领域追溯俄语及其他斯拉夫语的历史渊源与演变进程,重构斯拉夫民族共同语的研究。

历史比较语言学流派_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是_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先驱是

早在历史比较语言学尚未正式确立之时,俄罗斯有关俄语史的研究就已初见端倪,其中最主要的当属罗蒙诺索夫与沃斯托科夫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前者在18世纪中叶便率先展开了针对俄语及其他斯拉夫语言,乃至欧洲语言整体亲缘关系的研究,在收录于其著作《俄罗斯语法》的《关于教会典籍在俄语中的效用》与《论留里克王朝前的俄罗斯》两篇文章中,对俄语史进行了广泛而生动的描写;后者作为俄罗斯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一次对俄语史的断代进行了探索与尝试,并确立了古基里尔字母大、小“尤斯”及弱化元音的语音意义。其著作《论斯拉夫语:基于古文献的语法导论》至今仍被学界奉为圭臬。

19世纪以来,随着欧洲历史比较语言学的蓬勃发展,在吸纳了新的研究方法后,基于俄语语言学的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也焕然一新。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斯列兹涅夫斯基、布斯拉耶夫与索博列夫斯基。其中,斯列兹涅夫斯基耗尽毕生心血编纂的三卷本《古俄语词典语料》至今在学界依旧无出其右;布斯拉耶夫第一个提出了“俄语历史语法”的概念;索博列夫斯基率先系统编写出“俄语史”课程教材,至今仍被视为俄语历史语法教材的蓝本。

20世纪起,由于科技手段的日新月异与科考工作的不断发展,基于俄语语言学的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最终确立为俄语历史语法、古斯拉夫语、俄语标准语历史及俄语方言学“四位一体”的研究。主要代表人物有沙赫玛托夫(《俄语历史形态学》)、杜尔诺沃(《俄语语言史概况》)、维诺格拉多夫(《北方方言语音学研究》)、奥布诺尔斯基(《现代俄语静词变格法》)、阿瓦涅索夫(《方言内部俄语形成的问题》)等。20世纪50年代,学界还大量翻译了西方斯拉夫学的相关研究成果,如法国语言学家梅耶的《共同斯拉夫语》、荷兰语言学家范威克的《古斯拉夫语史》等。此外,苏联时期,三部系统而完整的《俄语历史语法》专著相继问世,作者分别为切尔内赫、博尔科夫斯基与库兹涅佐夫以及伊万诺夫,代表了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理论研究的最高水平,至今仍被视为俄语历史语法研究方面最具权威的经典之作。

进入21世纪,基于俄语语言学的俄罗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依旧薪火相传,涌现出了如邦达列托夫(《古斯拉夫语》)、扎利兹尼亚克(《语言学家视角下的〈伊戈尔远征记〉》)、茹拉夫廖夫(《斯拉夫历史比较语言学概况》)及科列索夫(《俄语史》)等大师及其兼具传统与现代双重特色的新阶段研究成果。

综上,尽管宗教的巴别塔存在与否至今仍莫衷一是,但是历史比较语言学家们努力重塑的学术巴别塔却已然历经两百余年的物换星移而屹立不倒,并历久弥新。俄罗斯的历史比较语言学在历经了近三个世纪的发展演进后,基于普通语言学与个别语言学的研究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如今已经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以俄语历史语法为核心,向外逐步辐射至斯拉夫学与传统印欧语言历史比较,并最终拓展至“超语系”研究的全方位学术体系,极大地丰富了世界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范畴。

(作者单位: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西方语言文化学院)

地址:新太阳城网·(中国)官方网站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1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新太阳城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8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