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有一位学者说过,一所高校只有经历百年历史才能算得上成熟。这句话是有道理的,环顾世界知名高校之林,哪一所不是久负盛名,历经百年呢。但是,如果对一所高校的认可只有时间维度一个标准,我认为还不够,就像两个人,一个在安逸舒适的环境中成长,另一个在艰难险阻的逆境中磨炼,哪一个成长更快,更成熟呢?答案是不言而喻的。
今年是中国石油大学成立65周年,从1953年成立的北京石油学院至今,走过了65年辉煌而曲折的春秋岁月。凡是生活和工作在石油大学的师生员工,尤其是从北京石油学院跟随学校迁校,伴随学校发展的老一代师生员工,回顾曲折的办学历史,辉煌的发展历程,更是感慨万分,唏嘘不已。新中国成立之后,像中国石油大学这样三次更名,在四个地方进行四次大规模建校,实属罕见。有人说,中国石油大学的历史就是一部建校史,从1953年开始一直到今天,建校过程伴随着学校的办学过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学校的曲折和动荡。
1953年新中国刚刚诞生不久,百业待兴,工业当先,工业的血液——石油成为重中之重,党中央决定成立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校院校,为国家的石油事业培养人才,提供科技支撑,北京石油学院应运而生,当时在北京市海淀九间房的地方建立校址,广大师生积极参与建校劳动,在一年的时间内就建成了教学楼和宿舍楼,实现了当年上课。1960年,建校仅仅7年,北京石油学院即成为全国重点大学。从1953年9月在北京创立到1969年11月搬迁出北京,学校经过16年的建设和发展,专任教师达到713人,校舍面积16万平方米,设置14个专业,80个实验室,3个研究室,图书馆藏书近30万册,在校学生最高达到5600多人,成为一所具有相当规模、设备比较齐全、办学水平较高的全国重点五年制高等学校。
1969年11月,在“文革”中学校从北京整体搬迁到山东东营(胜利油田所在地),改名华东石油学院。当时的东营,荒无人烟,盐碱覆盖,被人称为山东的“北大荒”。由于迁校,学校师资大量流散,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大量丢损,科技、文化和信息交流阻滞,教学设施落后,生活条件艰苦,正是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学校教职工从石油工业对人才的迫切需要出发,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于1971年就开始招收新生,维系了濒临中断的石油高等教育的链条,在“大动乱”中为国家培养了本专科毕业生3000多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学校进入了建设和发展的新阶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力改善办学条件,在荒凉的东营,把一个以“干打垒”为主的校园建设成一所颇具规模壮丽的大学城。
1981年,经石油工业部和教育部批准,在北京石油学院校址内成立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3年,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在北京昌平选址建设华东石油学院北京研究生部。1988年,学校以北京研究生部为基础,组建了石油大学(北京),实行东营和北京两地办学。
1953年10月,新中国第一所石油高等学府——北京石油学院成立。
1960年10月,学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
1969年,学校迁至山东东营,更名为华东石油学院。
1988年,学校更名为石油大学。
1997年,学校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
2000年,学校由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划归教育部管理。
2002年学校在青岛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在黄岛区)征地建设新校区,把过去的一片滩涂建设成为一所美丽的海滨大学,青岛校区被学生称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许多来学校指导和参观的来宾对校园规划和建设格调,更是赞不绝口。2011年学校办学主体从东营迁到青岛,从此学校的发展进入了“快车道”。到目前,青岛校区占地1600多亩,建筑面积85万平方米;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7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000多人;全日制在校生26000多人,其中本科生近19000人、研究生6000多人,留学生1000余人;建有13个教学院(部),还有研究生院、荟萃学院、国际教育学院、远程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和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进入国家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现有矿产普查与勘探、油气井工程、油气田开发工程、化学工艺和油气储运工程5个国家重点学科,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工业催化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和地球科学4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拥有11个博士后流动站,45个博士点,150个硕士点,另有20个工程硕士授权领域,62个本科专业。
2004年8月,教育部批准石油大学(华东)立项建设青岛校区。
2005年1月,学校更名为中国石油大学。
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辐射传承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尤其是本科教育和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在全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形成了显著特色和明显优势,学校孕育和坚持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培育和践行了“惟真惟实”的校训,创建和引领了本科人才培养的成功模式。学校是国家大学英语四六级分级考试的发源地,大学英语教学在全国产生较大影响,并两次获得国家优秀教学成果奖。在20世纪80年代学校就提出了“强化基础、注重实践、产学结合、四个四年不断线”等一系列的人才培养新模式。2012年,为了适应新的形势要求,培养更优秀的人才 ,学校构建了“三三三”本科教育培养体系,提出办学定位的“三型”—“精英型、研究型、特色型”;办学目标的“三化”—“全面化、个性化、最大化”;教学方式的“三性”—“学习性教学、研究性学习、开放性交流”。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探索和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基础扎实、作风朴实、适应面广、实践能力强、英语和计算机水平高、整体素质好”成为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标签,本科教育的优势成为学校的名片和品牌,赢得社会赞誉。毕业生就业率连续24年保持在90%以上,即使在近几年低油价的影响下,我校在“三桶油”的就业率明显下降,只占毕业生总数的8%,但是在社会各行各业的就业率强劲提升,而且就业层次也在不断提高,2018届毕业生有39%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每年到学校吸引毕业生的企业和单位不断增加,包括世界500强企业、重要事业单位以及著名民企,都纷纷来到学校招聘毕业生。几十年来,我校学生的培养质量一直得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为行业和社会所称道。
古代印度神话有凤凰涅槃的故事,凤凰从被烧成的灰烬中更生出来,成为更加美丽的金凤凰。我校也像涅槃的凤凰一样,虽然历经坎坷,经受磨难,但是今天正在焕发出更强的活力和激情。
在中国石油大学走过的65年的历程中,虽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她一直在奋进,虽然学校历经磨难,但她一直为人们所关心、所尊重。原因就在于,首先她是一所对我国石油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学校。我曾对来访的客人介绍学校时称,中国石油大学是一所“贵族”学校,之所以这样讲,是认为她出身“贵族”,她是以清华大学石油工程系为核心,合并了西北工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大连工学院(现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部分师生组建的,虽然后来流落“民间”,在艰苦的环境中办学,但是她追求卓越、办高水平大学的信念和愿望从来没有减退,她承担中国能源战略安全的职责,承担为了中国石油工业发展的使命从来没有放弃。
2006年国务委员陈至立视察学校时明确指出,中国石油大学是国家的一所战略性高校,是一所不可替代的高校。1953年国家之所以成立北京石油学院,其实质就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其次,她是一所有着艰苦奋斗优良传统的学校。很难设想没有一个艰苦奋斗的传统,从政治文化中心的首都北京一下子迁到荒僻闭塞的东营能够坚持下来,而且不断地开拓前进,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反思中国石油大学的发展历程,学校时刻充满着一种不怕困难,追求卓越的气概。虽然曲折的办学经历不是学校所愿意的,也不是由学校所能够选择的,但是在历经磨难的过程中,学校形成了特有的精神和文化——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和追求卓越的高贵气质,这是我们永远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宝藏。
教育部副部长张宝庆考察东营校区时,曾流下感动的泪水,他反复强调,在东营办学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没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是不可能的,没有无私奉献的精神是不可能的。最后,她是一所拥有优秀的教师队伍、干部队伍和工人队伍的学校。这三支队伍,维持了学校在艰苦地方能够办学,保证了学校的正常运转,支持了学校实现培养人才的根本目的。在几十年的奋斗中形成了“实事求是艰苦奋斗”的校风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所以无论办学地点如何改变,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困难,学校不怕困难,勇于开拓,追求卓越,承担使命的气质,一脉相承,不断发扬,这是办好学校的基本条件和重要保证。
现在,我们朗朗上口、引为自豪的两组数据:一是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世界500强企业CEO母校排名,我校列全球高校第35位、中国大陆高校第6位;二是恢复高考40年来,我校本科毕业生当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人数,排在全国高校第20位。细想起来,这两组数据的取得主要依赖华东石油学院时期培养的学生。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我称之谓“华东石油学院现象”。众人皆知,当年东营非常艰苦,不适合办学,在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东营,为什么能取得如此辉煌骄人的成就,学生的质量和素质如此之高呢?我个人粗浅的认识,主要有六个原因:一是有一支真心实意投入教学的教师队伍。许多教师自制教学仪器,研究教学问题,投身教学改革,坚持“给学生一碗水自已要准备一桶水”,一心一意扑在教学上,无私奉献。二是有一批真心关爱学生的教师,包括一批优秀的辅导员。许多教师爱生如子,既全面关心又严格要求,有一位教数学课程的教师,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但是基本上每天晚上9点钟就从家中出发,蹬一辆破旧自行车到学生宿舍,为何这个时间去,这位教师说,学生刚下自习回到寝室还未休息,和学生谈谈心。十几年风雨无阻,不论是学生在学习上的不解,还是生活上的困难,包括谈恋爱的苦闷,都在这种师生轻松的交流和交谈中得到解决或者放松了心情。三是学校对教学基本建设常抓不懈,一直坚持。前几天与方华灿老校长通电话,还谈起这件事情,在华东石油学院时期,在杨光华校长的支持下,方华灿副校长紧紧抓住教学基本环节和教学基本活动,紧紧抓住青年教师培养这两个关键要素,为学校在东营艰苦条件下办学仍取得优异的教学和科研成果,培养一大批高质量的学生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四是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舍得投入。学校非常重视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实验室建设,当时学校的基础教学实验室、外语听力室、微机室拥有国内高校最先进的设备。学校从1987年就开始进行优质课程建设,是国内最早抓课程建设的高校,当时投入到课程建设的经费就有400多万,大学英语、大学物理等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在当时获得三项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五是学校产学研合作做得扎实有效,许多知名的教授,包括钻井的沈忠厚院士、采油的张琪教授、机械的万邦烈教授等一批优秀的教师深入到油田一线,帮助解决行业的实际问题,在产学合作过程中,产生了很好的科研灵感,取得了重要的科研成果,也丰富了课程教学内容。六是一批教师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名校,有扎实的基础理论、严谨的治学态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待教学工作和科研工作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教书育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
2017年《泰晤士高等教育》发布的两组数据。
现在学校走过了65个春秋,春华秋实,桃李芬芳。当前学校正在向着“石油学科世界一流,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迈进,学校要建设世界一流学科,要创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要成为在中国高等教育领域占有重要地位的优秀者,要成为在石油石化能源行业不可替代的合作者,需要我们认真梳理65年来学校的发展历程,客观的研究成功与失误,准确的总结经验和教训,正确地凝练精神和文化,这是学校今后更好更快更持续的发展所必需的,这也是一所成熟大学所应该具备的惯性和做法。
杨光华老校长在1988年校庆35周年前夕,为《石油大学校史(1953-1988)》作序时曾留下这样的话语“凡是在我校这块石油高教园地上耕耘过的人们,都将受到历史的尊重和后人的怀念”。
(作者系学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华东)
这篇文章是石大副校长、党委副书记刘华东写的
可以说能够代表石大校方的观点
在涉及东营的
有一句话
虽然后来流落“民间”,在艰苦的环境中办学,
从这句话就说明了
石大为什么会离开东营
东营办学只是石大在民间"历的一次劫"
迟早会返回“仙界”
虽然回北京没能成功
但青岛也是可以将就的
绝对没有可能留在民间“东营”
石油大学迟早会离开的
并不是因为个别人或个别事
个别人和个别事不能代表东营
石大青岛校区早在04年就开学,主干专业也早几年就搬去了青岛,石大校内早在新千年之前就在想搬离东营,就算没有所谓的局长大闹校领导,石大也不会留东营。11年是山校长领导搬走的,但这是几任校长的努力换来的。要讲是市府惹怒石大,学校一气之下离开的话,那这么说,2000年之前石大就已经在生东营市府的气了吗? 当年石大从北京搬来东营,是迫不得已,那时候就算东营还是盐碱地,省内除了济青,其他地方都差不多。而且,为了栽树绿化,石大东营校区的土都是从南部广饶拉来的,可以说东赵对不起石大,但东营市并没有对不起石大。
对东营人来说,家门口存在了几十年的石大走了,情感上确实会不舍,觉得自己的学校不要自己家了。以前石大没走的时候,东营人绝大部分都是把石大捧在手心上的,家里有学生的,小时候都会听家长说,好好学习,以后上石大。但东营人再怎么看重石大,但历史和地理位置决定了在短时间内东营很难变成“仙界“”。
刘华东校长在文章中列的数据虽然很惊人,但是搬迁后的石油大学并没有强盛,而是成为山东高校排名下滑最厉害的大学。
(2002年高校排名数据引用的是网大()中国大学排行榜,2017年的排名引用(申请方)高校数据库)
也许你不能推动这个城市向前发展
但也希望不要抹黑东营!
我们既然选择生活在这座城市
就希望东营越来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