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近来好奇古代的一些政府部门、官员和历史事件是怎么被翻译成英文的,就买来这套书的英文原版和中译版本来对照着阅读学习。就目前读到的来说,翻译质量还是不错的,让我在历史以及英文和古文学习上都有所得。但也有一些翻译不太到位的地方,在这里顺手记录一下我觉得和英文原文有出入,可能会造成读者误解的地方。本人完全文史小白,欢迎讨论指正。
05 – 《挣扎的帝国 元与明》第一章 《龙见》
英文原文 P10: The link was , but its was two-sided. A could the of the , but it could also that was with his rule.
中文译文 P9: 这种联系是模糊的,但它的影响力却是双向的。 龙可以是皇帝权威的表现,也可以是上天不满皇帝统治的征兆。
这里在说统治者和龙的联系。这里应该是译者的笔误把意思翻译反了,我觉得原作者想表达的是:统治者和龙的联系是非常明确的,但这种联系却有正面和负面两种不同的意义。
————————————————————
英文原文 P13: It from to and then…
中文译文 P12: 它自西北到东南盘旋不已,……
这里译者没有把翻译出来,我觉得还挺重要的,龙的这种盘旋像是一种不祥的征兆
————————————————————
英文原文 P17: His curt – “the that are of ” … he that final will have to be until “ of the world” are able to come up with more .
中文译文 P16: 他(郎瑛)语焉不详,认为“愚意龙为神物,变化不测”……他诚惶诚恐地总结道,真相究竟如何,只能“录俟博物君子”给出一个较为肯定的说法。
这里比较有意思,长文、套娃、晕圈预警。我好奇译者是真的没有翻译准确英文原文,还是因为原作者卜正民对《七修类稿》的原文理解不准确,做出了错误的叙述,所以译者想帮着模糊过去。
首先,“the that are of ”是卜正民对于郎瑛《七修类稿》的原文“愚意龙为神物,变化不测”的英译,在中译的时候当然就引用郎瑛的原文而不是再对卜正民的英文翻译再进行中译。(套娃来了)
问题就出在卜正民的这段古文“愚意龙为神物,变化不测”的英译到底准不准确。他的英译大概可以理解为“愚钝的人们认为龙是变化莫测的谜之生物”。 他把“愚”理解成了愚者,从而认为郎瑛的观点是“傻子才认为龙变化莫测“。而我初读这段古文的时候,认为“愚”是自称的谦词,那就意味着郎瑛的观点是“我觉得龙是变化莫测的神物”。两种对“愚”字的不同解读,表达了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因为本人古文水平只剩下高中学到的还没还给老师的一丁点,所以无法断言到底哪种解读才是正确的。
情况一:卜正民的理解是正确的。那么中译的问题在于对curt 和 的翻译。卜正民想表达的是:有一些观点认为龙是变化莫测的,但郎瑛对这种观点不赞同,甚至有点嗤之以鼻。所以他才用了curt (简短到近乎失礼的)这个表达。译者用“语焉不详” 来翻译curt 就不准确了。之后卜正民也有点取笑郎瑛的意味,因为郎瑛到最后也没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结论,而只是把锅甩给了后世的博物君子们。所以卜正民用了he 来描述郎瑛的最后那句话,意思大概是很弱势,很不让人满意地一个结尾,我自己觉得和诚惶诚恐的意思差得挺远的。
情况二:也是我猜测的情况,那就是卜正民对这句“愚意龙为神物,变化不测”理解错了。卜正民曲解了郎瑛,郎瑛并没有对谁嗤之以鼻。那他这一大段的叙述也是建立在了错误的理解之上。所以译者才用“语焉不详”这样的词把郎瑛的态度模糊过去,给原作者打个补丁。
如果有人读到这里了,不知道你绕晕了没?什么时候晕的?反正我第一次对照中英文读这一段的时候真的晕了几圈。
就觉得挺有意思的,本来是准备给中译文找bug的,没想到还有可能给原作者也找出bug来。然后又觉得译者也真是不容易,一边要保证翻译准确,一边还要帮原作者的bug打补丁。最后还觉得,这些研究中国史的外国人,读古文真的没问题吗?没有脑补太多?如果不能保证对古文的精确理解,那他们基于自己理解上得出的结论还靠得住吗?
————————————————————
第二章 《幅员》
英文原文 P30: The whole is so and so that it and .
中文译文 P30: 这套制度实在太了不起了,但是耗费的代价也太高,因此它反而妨碍了谈话和书写的传递。
这里是引用了一段马可波罗对元朝通信网络的评价。英文可以理解成“这套制度之撼人,耗资之巨,(我)无法用语言描述。” 显然这里译者把理解错了。
另外英文版在这附近(32页)配了个明朝驿站网络的地图,还挺有趣的,中文版怎么没了?
————————————————————
英文原文 P38: Luo Ji,..., was a who the of from the other side.
中文译文 P35-36: 罗玘……他便是其中之一——是个南人。
这里译者好像没理解 所以完全隐去不译了?导致文意缺失很多。 “平权法案( ),又称优惠性差别待遇、积极平权等,是指防止对“肤色、宗教、性别或民族出身”等少数群体或弱势群体歧视的一种手段,将这些群体给予优待来消除歧视,从而达到平等。” (引用自百度百科)。放在本书的语境里,是指明朝为了平衡科举考试中南北考生中举人数比例的政策。
所以作者卜正民想说的是,罗玘(qi,老卜错读成了Luo Ji,瞬移到三体),体会到了明朝这种优惠北人的政策,对他这样的南人造成的(负面)影响。(就像高考大省里的苦逼学生一样,卷不动了,后来也就不卷了)
————————————————————
中文古文原文 P36: 丘濬怒骂:“若识几字,倔强乃尔!” 罗玘则回答:“唯中秘书未读耳。”
英文古文译文 P38: Qiu , "You may know a few , but that doesn't give you the right to be so !" To which Luo , " so, but some get to the ... ever read a word!"
又抓到原作者的bug了哈哈。
这次的古文因为是《明史》上的句子,所以很好找到现代中文翻译,百度来的翻译是 “丘浚骂他说:‘你认识几个字,就如此倔强!’罗玘抬头回答说:‘只有宫廷藏书没读过。’”
老卜的理解是:丘浚:“认识几个字你就这么倔强了!谁准你的!” 罗玘:“没人准,但有些人做到了翰林都大字不识!” 这里老卜的脑补也真是的多,感觉又见到了自己英文稀烂的时候啃原版书的样子,看不太懂,脑补来凑。
暂时只读到这里,之后看到更多的错漏之处再更新,当然希望是没有错漏之处了最好。
最后关于文风的一个小观察,读完一章之后有点出乎意料的是,英文原版比我想象中要平易近人很多,遣词造句感觉就像是听教授在大学课堂给你讲课一样。中译文反而因为用词讲究,像我这样的文史小白还要不时查查词典。挺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