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英语口语复述原则与实践
( 点击阅读 WORD版 )
汉语部分对复述的基本原则要求和基本方法进行了简单概括,所涉及的具体技能和训练方法请阅读英语部分说明。
一、复述能力要求
根据《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能力标准》(p5-p6),英语复述要求为:
l 能够复述听到(音频)或看到(视频)的故事、传记、新闻报道或事件报道等内容。要求表达连贯,内容完整,语言规范,语气与情感表达恰当。
l 能够熟练运用人称转换、时态转换、归纳概括以及记录要点等基本复述技巧。
二、测试形式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口语水平测试大纲》(p4-p5)对复述部分的测试形式进行了解释:
要求考生先听或看指定语言材料(只播放一次),听或看的过程中可以在考场提供的空白纸张上记笔记,语言材料播放完毕后开始复述。语言材料包括音频或视频。测试时长3分钟。
该部分测试为单人面试的形式,2位考官考核1位考生。
三、复述基本原则、技能与实践方法
复述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听记,第二步复述。相关原则、技能和实践方法在每一个步骤中分开简述。
(一)听记过程
该过程涉及到两个方面:确定记录内容以及提高记录速度。这两个方面密切相关。
1. 如何确定记录内容
复述需要考生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的信息,一般测试用的1.5分钟左右的音(视)频资料有200字左右的文本。单独依靠记忆,复述时很难保证内容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因此考生在听或看的过程中需要记录要点。
通常书写速度要远低于录音中的语速,即使是英语为母语的人手写速度也仅为每分钟30词左右,中国学生的速度还会更慢些。如果按照听写的习惯做笔记,那么写完一两句话后,其余大部分的内容都会错过。因此考生只能记录关键信息,这些信息多为实词(动词、名词、形容词和副词),在文中通常重读,易于辨认。功能词/虚词(连词、副词、代词、介词、冠词、非实义动词)通常为非重读词汇,听记时可跳过不写,复述时根据对原文的整体理解和语法知识复原。如缩写 “mor” 可以代表inthe 。
建议同学们结合后面英文部分的听记实例,认真学习《超越概念听力》中 部分的听记技巧详解,并观看口语标准网上葛晓华老师的相关视频讲座。
2. 提高记录速度
即使是记录关键信息,一篇200词的文章可能有数十个单词需要记录,因此提高手写速度很重要。可以自己培养并训练简单的速记手法,比如写下关键词开头的2-3个字母来作为复述时的提示,如hu代替,wi代替wife。在了解听力材料大意后,借助hu和wi进行复述时,就不太可能会错误联想到hurry和wifi。更多实例和练习可参见英语讲解的Part II。建议同学们在平日练习时建立自己习惯的速记体系,英语部分提供的仅供参考,缩写不一定只是单词开头几个字母。
(二)复述过程
复述时,通常要先用一句话总结整个故事或报道的主旨大意,然后对主体内容进行改写式复述。改写时需要从词汇短语和句子两个层次考虑。复述不同于背诵,要求在理解原文的基础上使用自己的语言表达,不是单纯依赖原文原词原句。本部分评分标准请阅读《口语标准》9-11页的详细说明。
复述过程中,语言准确性、表达连贯性和内容完整性等要求较容易理解。不同的题材对于语气与情感表达的要求请参考朗读部分的要求。这里重点介绍内容重构方面的要求和方法。
1. 遵循原始素材的结构
对于故事复述来说,应注意故事的核心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情节。人物关系、时间顺序、情节发展要点要与原文符合。
对于报道,选材通常为说明或议论性质的文体,多数不以时间为主线,复述时应抓住主要结构,如事件、影响、评论等。在完成速记开始复述前,可以将要点迅速用笔圈成不同板块。
2. 内容尽可能详实,但要忠实于原文
复述时应尽量详尽地重述听到或看到的信息,但不应随意添加与原始素材无关的信息或学生自己的评论。比如视频报道中,记者就幸福指数在街头随机采访时,画面里出现的汽车、商店或行人与主题无关则不可加以描述。但如果是关于购物的报道,如视频中只出现购物场景,且持续一定时间,而同时无旁白时,视觉信息则需要进行描述。
3. 同义改写原文()
同义改写,即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达是复述的核心要求之一。复述时只能保留借用部分原始表达,不能机械背诵所有原文,需要对原文进行再创作。同义改写可分为词、句两个层次:
1)词汇或短语的同义替换,主要是实词的改写。
2)简化句式结构,将复杂句变短。
报道类材料复杂句较多,在参考笔记进行复述时,经常需要利用关键词重新造句,可以根据主要的意思进行改写。注意在句子数量增加时,因补充句子成分的需要,复述使用的词汇数量也会增加,同时部分词汇的词性需要改变。具体实例见英语部分讲解。
4. 人称或引语的转换
人称转换可能发生在引语转换过程中,但也可能发生在其它地方。比如故事讲述人以“I”的人称进行讲述时需要转换为对应的名词或第三人称代词。这里人称转换和引语转换分开来讨论。
1) 人称转换
故事讲述人的“I”需要根据故事的内容来判断人物身份,复述第一次提到的时候需要使用名词。如果讲述人未提及自己的身份,复述时一开始可以用“The ”“The man/woman”。如果提到具体身份,如国籍、职业、年龄或姓名等,则换用相应的名词,如The ,或The old man。后面与代词“He/She”或“they”轮流使用。代词使用的频率要高于名词,比如用两次代词就可以换一次名词。
报道复述中有时候也需要有人称转换。有些报道一开始先对听众观众提问题,比如Have you…? Do you…? 然后导入主题。这时候不宜直接背诵原始问题,否则听起来像是在问考官问题,不符合复述要求。这时候可以转换人称,类似于直接引语转为间接引语,但因为原文中是直接提问,而不是引用别人的原话,因此这并不属于直接引语转换。
2)引语转换
故事或报道复述中,直接引语经常需要转换为间接引语,这种转换属于高中语法知识。部分例子参看英语部分的说明,如果记不清转换要求,自行查阅语法教材搜索参考百度百科。
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复述时,多数时候时态需与原文保持一致,不需调整,否则可能会违反忠实原则。如故事多为过去各类式时态,新闻报道题材则各种时态都有可能出现。多数时态变换主要出现在直接引语转换为间接引语中,不属于独立的技能。
引语转换也有部分例外。比如报道中采访人的话常常就是直接引语,如果受访人使用了“We”或“You”来泛指所有人(包括听者),那么人称不必转换,只进行同义替换和句式结构转换即可。
复述技能练习建议:
同学们可以结合《朗读复述100篇》中的61-100篇,练习速记,口头练习复述所需的同义替换、句式简化和人称及引语转换等技能。同时可以充分利用好现有教材,比如《高级英语视听说1》和《超越概念听力》中和News部分可以用来进行复述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