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自主招生
自主招生就是从推优和自荐中衍生出来的“招生形式”。
称之为“招生形式”,是因为官方流程中,是不存在自主招生的,自主招生只是高中学校灵活操作各种招收方法所带来的一种现象。
自主招生又是什么?
一模之后(2-3月),顶尖的高中名校会在顶尖的生源争夺上厮杀一番,他们大多通过“开放日”、“初高中联谊会”、“科学素养测试”等名头,组织学生进行一轮甚至多轮的测试,如果学生在测试中表现优秀,可以被提前签约。我们称之为“自主招生”。
从流程上看“自招”、“推优/自荐”
“自招”将“推优/自荐”中原本放在“填报志愿”后的“测试环节”,提前到了3月进行。当学生的的测试成绩一览无遗后,高中学校将会有选择的去和学生进行签约。
(图为:自主招生和提前招生的执行流程)
“自招”的“签约”是没有正式效应的,故“签约”后,在4月份的提前录取流程中,将“签约”成功的学校填入志愿,则可保证成功率。原本“填报志愿”后的“测试”,对于已经签约成功的学生来说,也就是一个过场而已。当然“自招”中“签约”的名额,是要占用掉“提前招生”的整体招生计划的,所以,如果错过了名校自招,结局你懂的。
以2016年为例:
自招选拔启动时间:12月底~1月
自招选拔形式:冬令营,校园开放日,活动日
四校自招大型考试时间:3月26日(去年)
自招计划人数:推荐生4504;自荐生4264(去年)
自招升学途径:推荐+自荐
推荐生校测时间:5月21日至22日(去年)
四校、八大2016年自招录取人数
四校自招笔试考点
2016各校自招时间表
(点击图片看大图)
(时间轴下放的学校为国际高中,上方为各市重点高中)
从时间轴可以看出,各名校之间选拔时间接近,甚至有冲突,而且考试方向侧重不一,未来学习的课程内容、难度和重点以及升学政策差异较大,对于考生和家长而言,需尽快决定好未来升学方向。
学生参加高中学校自招考有学校数量限制吗?
在5月中旬“提前招生录取志愿填报”之前,所有的自招考试都只是学校单方面的行为,考生可以结合自身实力和目标选择N所学校参加他的自招考试,只要你有这个时间、有这个精力,所以自招考试是没有学校数量限制的,但是,在5月中旬网上填报“提前招生录取志愿”的时候,不论考生参加了多少所学校的自招考,拿到了多少份录取承诺书,你都只能选择其中的两所填报。
如何备考自主招生
往年,当我们看到在自主招生的后期,家长们频频遇到某些问题时,我们发现,其实是有不少家长从一开始就没弄清楚一些基本的东西,从而犯一些决策性的错误。
自主招生需要知道什么?
政策?资讯?其实都不如在自招之前先知道自己孩子的情况,学校里的位子、一模分数段在区里的位子、你的目标校招多少人、历年在你们学校你们区招生的对比数据等,这些直接影响了后期目标校的定位以及录取概率。
自招时间冲突怎么办?
家长事先要做很多功课,后勤工作不仅仅是帮孩子做饭洗衣服给零花钱,军饷粮草马匹枪支弹药情报啥都得弄,把可能考得上又想去的学校传统考试日期都整理好,做个优先级,对冲突时哪个去,哪个不去有预案,抉择的原则还是在“想去”和“考得上”之间博弈。
有时候,也会常常出些小意外什么的。你不知道谁先考,你不知道他让不让你考,你还不知道谁和谁撞车,你更不知道今年那个学校真正的招生政策是什么,场面话每家都一样,既要全面发展,又要有特长,等于没说。这种心理博弈跟炒股票期货貌似有得一比。
四校一定好吗?
平行班算不算?分校算不算?得先想清楚,如果你家娃属于不自觉自主学习的,华二,复附,交附一票否决!由于人们过度涌向四校,而各大名大学给四校的名额不会轻易增加,造成四校其实相对的超载!
你看看四校每年进北清复交多少人,如果自己进四校后不能稳定在这个名次内的话,去四校是有点小划不来的,超载的人会看到自己留在八大,甚至当年初中远不如自己的,都舒舒服服去了复旦交大,而自己在四校却去不了,最后弄的很不甘心!
多手准备你懂的!
例如在第二校的考试日,第一校却召集校园参观,其目的说白了就是不让你去考第二校,此时的你必须搞清,第一校你决定要我了吗?不要死盯一个学校,甚至不要事先去听他的宣传,等考上再说。万一考不上,心里也不舒服,影响后面,所以最开始就要设定一组目标学校,三个不少四个刚刚好,好歹考上其中哪个都能高高兴兴的提前安排假期去哪里疯,是不是?
心理素质一定要强!
想去的学校考过了,感觉不错,但只要它通知还没来,次选的学校考试你还得去,但弄了半天第一校还没落实,次优校却要关门了,这时心理压力是最大的,当然如果你是初中名校的,那么反馈就来得快,说穿了这就是名校的好处!
推优
初中推优评比普遍在自主招生之后,自己拿得到拿不到推优要心里有数,并记入考试选择的预案。有关一二模区排位,强区排名百分比和弱区排名百分比,意义不一样的(例如徐汇区里有华育,西南位育等在,它的前5%很牛逼)
自荐
官网填志愿,填的学校都是互相看得见的,对很多学校来说,你填了别人就别来我们这里,包括某些八大都这样牛!
自荐和推优虽然是二选一,但是在家长操作的时候,可以长个心眼,因为自招也是双向选择的过程,就和谈对象一样,双方都对眼了才能领结婚证啊对不对。聪明的家长会选择先和学校去搭讪,看看自己的娃到底哪种招生途径更有优势,然后再做决策要不要把自己家娃嫁过去。
竞赛作用在哪?
对嫡系学校来说不需要竞赛奖,因为学校里给你考试名额了,竞赛知识,中等难度的知识在自主招生中有用。至于非嫡系学校么就苦逼了,新知二等以上或大同三等以上(或A0班)的同学,如果你一模不错,那估计可以拿个名校准考证;一模考的超好的话,没有竞赛奖,也可拿名校准考证。准考证,不管你是靠竞赛奖拿到的,还是学校名额拿到的,竞赛奖的作用就到此为止,好比预赛成绩不带入复赛。
竞赛赢的门票有了,至于考的怎样,当天发挥的分数说了算,哪怕新知杯一等+大同杯决赛(全上海前30)只要你发挥不好照样被上中砍掉,哭都没用。如果你要进名校好班的话,那你必须会做标准竞赛难度的题(可能还不够,华二好班数学考难度超过新知杯),这几个指标是死门槛,好高中会收到N多份简历,跟皇帝选妃子都有的一拼,都是看第一眼。
今年上中开放日公告里写明自招考试内容不超纲,教委减负文件里也说过自招考不许超纲,今年这是第一届,大家也都不知道最后到底是啥情况,所以作为考生,事先准备的,建议还是都准备,预防一下。
名校优势在哪里?
1、上面讲到的准考证问题。
2、非名初中学生没有与名高中交流的机会,往往会不知道自己在全上海的位置在哪里,最后等消息等的望眼欲穿,花都谢了良人还没归来。
3、名高中最后剩下的普通班名额,都是给名初中的申请者的,比如物理业余学校A0班就约等于一个“名校”。
公开考试的炮灰率?
某名校在某地区由于其嫡系初中的存在,预录取名额大部分其实已经内定分掉了!到了公开考试那天,他邀请的该地区所有不是他嫡系初中的考生,事先或许就注定,而那天是几校同考撞车。
有关学校距离!
从浦东到浦西从嘉定到奉贤,能有多远?按个打车软件分分钟就到了,如果还在纠结距离远近,跟你孩子的未来比比,你选哪个?
名校承诺该不该听?
某名校答应你进好班,但后面有理科分班考,考得不好的进人文班,那也是他们的好班!如果你之前没有明确“好班“的内涵与外延的话,这些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