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太阳城网资讯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5 08:07:58

/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杜晓红

(吉林省大安市第五中学)

摘 要:素质教育的宗旨之一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就得进行创新教育。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教育、熏陶和施加综合影响的结果。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不断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使他们的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创新教育

众所周知,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国民素质的提高、民族素质的提高是学校、家庭、社会对青少年一代进行教育、熏陶和施加综合影响的结果。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需要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在新形势下,作为教师仅仅有埋头苦干的精神是不够的,需要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要不断通过自己的创新实践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是基础教育深化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实施素质教育对教师的迫切要求。教师要创造性地用好教材,把素质教育渗透到英语教学的全过程,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文化、心理、技能、身体等各种素质,使德、智、体、美得到全面发展。而这些成果的取得离不开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化和深入化,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现就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创新思维

心理学知识告诉我们,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是培养学生优良的思维品质,拓展其思维空间的前提条件。课堂上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往往是在情感氛围中进行的,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技能的培养是以师生间心理的相互影响为背景的,教师对学生的理解信任,热情鼓励以及耐心期盼,都可能转化为学生的自信,对知识的渴求以及课堂活动的主动参与,反之教师的焦躁、嫌弃与失望,也会影响学生创造力的发挥,缩小乃至封闭学生的思维空间。因此,教师要努力培养自身良好的心理素质,从而使学生在宽松的心理环境下不断处于主动亢奋的状态,养成多思、善思、敢思的思维品质。

二、创设主动,活泼的情境,激发创新思维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一定的场合下产生的,对于语言学习,更需要教师创造一个特定的能使学生产生共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下学习特定的情境,教学中我注重用实物演示情境,用图画再现情境,用语言描绘情景,用表演体会情景,以生活展现情景,把学生带入所学情景之中,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所学语言内容。现代中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比较强。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应用起来相当困难。为此我借助录音、录像、电视、计算机、语言、实物、幻灯片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声觉、触觉、知觉,使学生一个个精神饱满、兴趣盎然,全神贯注,这有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开发,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例如:在教课Ling Feng’s diary时,我采用以下步骤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Step1,课前播放英语歌曲,简单的动画片。

Step2,课堂上呈现几张幻灯片,幻灯片的内容体现了课文内容。

Step3,用简单的语言向学生描绘故事的情境。

Step4,播放课文录像,录像中凌峰滑稽的动作,录音机播放的音乐,丰富的语调和录像中鲜艳的颜色,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整节课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丰富学生知识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三、词汇、语法教学引导创新思维

在课堂教学和复习词汇时我十分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训练和培养,教单词时,我通常以旧带新。例如:从back引出black,再引出;从引出再引出,这样归类便于学生记忆和正确使用,再例如从look引出look at,look for,look after,look up,look like等,通过造句的形式来区别这些词组,同时也训练了创造性思维。又例如学must这词时,我向学生们提出了几个问题:

1.What must we do when we cross the road?

2.What must our do when we are at ?

3.What must a do?

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生积极思考,争先恐后地列举了许多好的答案。这种形式不但能逐渐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还能渗透德育教育。

英语视频思维导图_英语思维教学视频_视频思维英语教学软件

四、对话教学中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英语课堂教学必须遵循四个原则:

1.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原则。

2.层次性原则。

3.环境性原则。

4.创造性原则。

它指的是,要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在对原有知识消化和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完成难度适中或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在教学 for the 一课时,我就遵循了以上的教学原则。笔者用两部电话与一只小型交换机连接,给学生提供了打电话的真实通信工具,还设计了几张图片,创设了打电话的情景。利用计算机讲解课本的语言点,再设计一系列的练习来突破本课的难点,最后让学生模仿课本二人一组设计对话并进行操练。整节课借助多种媒体,优化组合,使课堂教学形象化、趣味化、交际化和生活化,通过编对话进行口头交际加强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五、阅读课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深层次的创造性思维

阅读课文教学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而思维能力应着重培养综合能力、辨析能力、逻辑推断能力等等。阅读课教学应遵循理论的原则,即整体—部分—整体的阅读教学模式,以 Juhn’s day为例,笔者谈谈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深层次的创新思维。

Step1,复习:询问各种人物的职业和工作点。

Step2,呈现:出示John这个人物的简笔画头像,提出了如下几个问题:

1.Where does John come from?

2.Where does he do?

3.Where does he work?

4.Where does he live?

Step3,快速阅读:了解John的大致情况,国籍、住所和职业。

Step4,呈现:A of a .引出a lift。

Step5,呈现:A of a lift. how to use a lift。

我用具体的动作使学生体会如何正确使用电梯。

Step6,呈现:约翰进电梯的图片,约翰走向车站的图片;约翰所在工厂的图片,约翰爬楼梯的图片。利用以上六幅图片介绍John’s day,并在幻灯片上列出生词和关键词组,再做适当解释,这样学生就能对课文有整体的印象。

Step7,慢速阅读:1.Do 1 Right or wrong

视频思维英语教学软件_英语思维教学视频_英语视频思维导图

2. the

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课文一遍,了解整篇课文的意思,训练学生分析、辨别、推断的能力。

Step8,复述和讨论:四人一组讨论约翰为何在最后三层。

进行逻辑推理想象,用简单的语言来讲述课文内容,训练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Step9,巩固及作业,提供关键词建议学生根据课文仿写一篇习作My ’s day,这同样是高层次的创造性思维活动。

以上几个步骤始终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理理解,还有利于培养阅读技巧和思维能力。在阅读课教学中还可以渗透德育教育,例如 这课结束时,我问学生What can we learn form ?通过讨论,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观点,这既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还培养了创造性思维能力。

六、英语课外活动拓展了创新能力

中学英语教材采用了功能话题(情景)——结构的编写体系,强调学习语言的目的是为了交际,把语境放在突出的位置,活动课能把这些语境淋漓尽致地表现在学生的活动中,英语课外活动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如英语游戏活动、朗读比赛、演讲比赛、猜谜、情景对话、小品表演、野餐等等。这些活动集知识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为一体,不仅仅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想及动手能力,开拓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

总之,教师作为创新学习的组织者和主导者,应该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加强创新思维的研究,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实践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使学生成为新世纪所需的创新人才作出贡献。

热点专题>>

2015年各地高考英语压轴冲刺试卷

全国各地2015届高三三模考试英语试题汇总

读美文 背单词

历届高考英语重点专题归纳

推荐专题>>

备战2015高考二轮复习指导

2015届高考英语二轮复习专题汇总

2015届高考英语一轮复习专题汇总

全国各地2015届高三一模考试英语试题汇总

全国各地2015届高三二模考试英语试题汇总

【如何培养英语思维】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地址:新太阳城网·(中国)官方网站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1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新太阳城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8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