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习近平总书记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不断提升中华文化影响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其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我们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对解决人类问题也有重要价值”。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古往今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开拓进取,创造了源远流长、绚烂多姿、独具特色的中华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独特的文化传统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不断丰富、发展,在数千年的历史传承中,形成了自己富有强大生命力的独特文化传统,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成就斐然,有完备而连续的文化体系和发展形态,在世界文化史上非常少见。这种文化的连续性尤以中国古代历史记述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最具特色,《春秋》《史记》《资治通鉴》等中国古代丰富生动的史籍,是保存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几千年来,我国流传下来的各种历史文化典籍浩如烟海,其丰富和完备的程度,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相比。这是中华文明特有的重要标志。
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灿烂辉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也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深厚基础。
中华文化具有鲜明民族特色和独特价值体系
中华传统文化为中国所特有,其独特的生成演进环境,使其既具有文化的一般共性,更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2000多年前,中国就出现了诸子百家的盛况,老子、孔子、墨子等思想家上究天文、下穷地理,广泛探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真谛,提出了博大精深的思想体系。”中华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中形成的思想和理念不论过去和现在,都有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有着永不褪色的时代价值。比如,中华文化强调“民为邦本”“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强调“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强调“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君子喻于义”“君子坦荡荡”;强调“言必信,行必果”“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德不孤,必有邻”“仁者爱人”“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扶贫济困”,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人独特精神世界的展现,这些思想和理念,既随着时间推移和时代变迁而不断与时俱进,又有其自身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独特的价值理念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人类共同的宝贵思想资源。在悠久历史中形成的中华民族独特的传统文化,不仅对古代中国,也对当代中国产生着深远影响,如,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时俱进的观念、德法兼治的理念、改善民生的政策、改善生态的方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和谐社会的构建、小康社会的目标等,无不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和精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我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
文化传承影响着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选择
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治理体系,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其中,历史文化居于重要地位。文化传统一经形成,便具有恒久的稳定性、持久的传承性和强大的渗透力,进而反作用于社会政治、经济,影响社会发展和治理方向。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广义而言,文化是一切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狭义而言,是包括语言、文学、艺术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中西文化的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两种不同的人文精神。不同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思维方式确定了他们各自不同的价值观念,并就此引发一系列不同的政治思想和国家治理理念,进而也会影响道路的选择和制度建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合不合适,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最有发言权。他主张虚心学习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但是不能数典忘祖,不能照抄照搬别国的发展模式。他形象地比喻,正像我们不能要求所有花朵都变成紫罗兰这一种花,我们也不能要求有着不同文化传统、历史遭遇、现实国情的国家都采用同一种发展模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民族创造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也一定能够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我们必然要走适合自己特点的发展道路。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产生并形成了为整个民族共同认可、普遍接受而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优良传统。中华文化生生不息的历程、独特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价值体系孕育出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这就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体系,这个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为深厚的文化支撑。
(执笔:杨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