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精彩回顾
对于留学生群体,大家总爱贴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其中一个很显著的标签,就是“中英文夹杂”,或是“不好好说话”,总让人感觉留学生回国后就开始故意秀自己的优越感,让人恨不得一巴掌呼过去
▲图源网络,侵删
那么,留学生们说话“中英文夹杂”,到底是为了跟大家秀自己的优越感,还是习惯导致的呢?下面学姐就带大家先了解一下,“中英文夹杂”现象到底是什么情况!
留学生“中英文夹杂”到底是因为什么?
首先,可以肯定,确实有一小部分群体想以此显示自己的“优越感”。但绝大多数留学生选择中英文混杂的表达,只是因为习惯罢了。
留学生们很容易会变成“中英文夹杂专业户”,尤其是资深留学党们,大概一时也反应不出来,essay,这些词用中文该怎么合理表达了。但是回国之后,这种中英文夹杂的形式可能有时候会让人反感。
那么,Why留学之后, & 夹杂变成家常便饭了呢?
知乎有一条高赞回答非常到位:
留学生为什么说话夹杂英语,我认为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大脑对词汇或词语的记忆输入和提取输出存在走捷径的现象(注意,并非任何时候都是在走捷径。)
其实这种现象很好理解,因为当你第一次学会某种物品的名称时,你的记忆系统会自动把该物品打上相应的标签,以便于以后你再次遇到此物品时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出与它对应的称呼。
这是一个非常利于节省大脑能源消耗,因此十分有进化优势的行为。
在面对一些不可替代的专业词汇时,并非他们故意想要“中英文夹杂”,而是在两种文化的交融下,大脑无意识的选择了最“省事”的表达方式。但通常对方又无法理解,难免会遇到吐槽,大家也真是有口难辩。
举个例子:
请大家快速说出以下单词的英文,你的脑子里第一时间会蹦出什么语言呢?
1.没关系。
2.等一下。
3.真的吗?
再举个留学生中更常见的例子:
如果将“我在国外和室友share一个厨房”,改成“我和室友分享一个厨房”,留学生可能需要经历一段反应时间......
“你这篇论文的是什么时候?”or “你这篇论文的死期是什么时候?!”改口说“死线”也不对啊
但如果你去菜市场和大妈说我要一斤,两个,一些,我赶时间,大妈怕是要把秤砣呼在你脸上.........
所以,究竟是习惯还是装13的真正分歧点正是在于:你是否有好好说话。
在认同他人想法时候说嗯哼,不小心碰到别人表达歉意时说sorry,东西掉了说oops... 这就是留学生们脑子里第一时间蹦出来最直接表达的词汇。
中国人一般自幼同时学习中文和英语,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总是会选择自己认为更准确和舒适的表达,这是学习过程中会产生的自然现象。广大留学生身处外语环境,同时接受母语和外语的影响,因此中英文混搭的表达自然更多一些。
最后给各位留学生们一些“好好说话”的小建议,希望能帮助大家摆脱烦恼,避免一些尴尬事件的发生~
关于“好好说话”的小建议
1. 不要特意翻译专有名词
本来洋气的日常表达,实在不需要硬翻,你懂我懂大家都懂,何必显摆你的文化层次呢?
A:我们去买MLB的帽子吧。
B:我们去买美国棒球大联盟(Major )的棒球衫吧。
2. 英文所占比例是学问
在之前的热播剧中曾经出现过一位澳洲海归的形象,他在介绍自己的时候称“I in ,那边不但有很多高端的,而且还遍布。”
这种无疑会被判断为好好说话的反例,都说这么多英文了,那几个中文字又何必呢,只会让人更加反感罢了。
3. 对话的场合要分清
普遍的留学生出国后依然会倾向和同胞一起玩耍,早就练就了英文中文随时转换的本事。学习时交流起来总是英语专业术语+流利的中文串场。
而进入社会工作后,四周环境突然变得严谨,中英文夹杂还不好一时改正,外企的模式会允许甚至加大你中英文混搭的表达。但注意面对英语母语者的同事或上司时,一定要谨言慎行,不要误用表达,闹了笑话事小,坏了印象事可就大了。
4. 英文表达更加明确
就像“you jump I jump”的深情是你看中文字幕“如果你跳我就跳;你先跳我再跳”怎么也get不到的。而就像get这个动词,你用中文该怎么表达出你真的已经get到这一点的语气?
这种时候可以直接放弃挣扎,保留这些英文也不会影响人家对你整体意思的理解,更不会让人觉得非常突兀。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
留学生日常生活交流中英混搭
可从内容、语气、表情等多方面判断
究竟是习惯还是装
相信聪慧如大家
一定能迅速分辨
帮助广大留学生
卸下这口“只会装”的大锅!
小伙伴的日常表达是中英文混杂你是否能接受?
你又能否正确判断他究竟是习惯还是装X?
你听过哪些舒适或者奇葩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