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双减”实施以来,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在课后服务工作中突出课程思维,设计推出“知、行、创”系列课程,探索形成“1+X”课后服务模式,较好解决了课后服务内容形式单一、质量不高、吸引力不强等问题,促进了学生健康成长,强化了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立足办学实际,将课后服务纳入教育教学整体规划
成立工作专班,提高教师思想站位、强化服务意识。开展课后服务会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教师群体中存在态度消极和认识不到位等情况。为此,学校成立课后服务工作专班,通过专题会、谈心谈话等形式,引导全体教师深入理解“双减”政策精神,把握课后服务要求和原则。
制定实施方案,确立“1+X”课后服务模式。学校在既有校本课程和活动基础上,整合推出“1+X”课后服务模式。“1”即作业辅导时段,由学科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作业,尽量不让作业带回家;“X”即兴趣课程时段,通过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设计,满足学生兴趣与个性发展需要。
建立家校社协同机制,做好组织管理工作。学校调动多方力量,在鼓励本校教师开展课后服务课程和活动的同时,引入校外机构专业力量对校级社团进行指导;还邀请部分有条件的家长参与亲子共读活动,深化家校合作。
打破学科界限,设计“知、行、创”系列课程
“知”系列课程旨在夯实基础知识,增强人文底蕴,包括“阅读奠基”和“学科拓展”两个板块。为全面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每天早上,安排全校学生诵读童谣、童诗、古诗文、现代诗文;每天下午,开展图画书课程、整本书课程和跨学科阅读。为培养学生在某一学科上的兴趣与特长,学校开设了语文微写作、数学微计算、英语微对话、科学微实验、音乐微歌剧、美术微创想等课程。
“行”系列课程旨在加强实践探究,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主要通过社团活动来实施。学校整合开发出12个校级社团和20个年级走班社团课程,提供四类活动:体育健身类,让每个学生至少掌握一项体育技能;艺术修身类,培养学生艺术特长和艺术鉴赏力;文化传承类,传承汉水流域文化内涵,培养学生乡土情怀;劳动实践类,提高学生劳动技能。
“创”系列课程旨在拓宽学生视野,激发创新创造能力,设有密室探索、创新益智课程。密室探索课程以游戏为载体,将游戏化思维、游戏化机制、游戏化元素融入活动之中,在梳理各年级、各学科知识点的基础上,设计跨学科闯关谜题。此外,学校还从校外机构引进了思维导图创作、动力火箭制作等创新益智课程。
立足两个评价,推进课后服务提质增效
为了确保课后服务“质量过硬、服务到位”,学校根据活动时间、活动内容、活动形式、活动效果等指标对课后服务课程与项目落实情况进行全面评价;通过学生自评互评、家长评价、教师评价、社会评价四个维度,对课后服务育人效果进行全面评价。基于各方评价反馈,对课后服务内容和实施方式进行优化升级,以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建设为目标,从课程资源开发、课程设计安排、课后服务管理三个方面完善“1+X”课后服务模式。
深入开发家庭和社区教育资源。一方面,学校通过问卷和走访,调研家长群体能提供的课程资源和参与意愿,成立“课后服务超级导师团”,每周邀请家长参与课后服务,展示才艺或开设职业宣讲课。另一方面,强化学校与区域的融合,充分挖掘本地自然和人文资源,梳理形成课后服务资源图谱。
进一步提升课后服务内容的多样性。将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纳入课后服务内容设计,增设学生喜欢的课程或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动手操作、实践体验、合作学习的机会。
创新课后服务管理方式。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精准匹配学校课程与学生需求,推出更优质的课程和服务;将课后服务评价数智化,从学校组织、教师指导、学生活动三个方面完善评价,强化课后服务管理。
(武汉市汉阳区郭茨口小学周红缨、刘莹撰稿)
《中国教育报》2022年12月23日第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