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本报记者 陈欣然 本报通讯员 郝静秋
临近毕业之际,南开大学汉语言文化学院的战怡帆终于等来了自己心仪的那份录取通知书——美国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院。此前,她已陆续收到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5所美国名校的offer。
这所翻译学院,与巴黎高等翻译学院和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翻译学院并称世界三大顶级翻译学院,为联合国、欧盟及各个国家的政府机构培养了大批专业翻译人才。
当记者以“学霸”跟战怡帆打招呼时,这个1994年出生的姑娘显得有些羞涩。“我真的不是学霸!在南开,真正的大神有很多,跟他们比,我很普通。”战怡帆说。
想当“翻译官”却是半路出家
战怡帆本科主修对外汉语专业,虽然对于英语要求不高,但她一直没有放弃英语学习。“刚上大学,我也不确定自己对英语有多大的兴趣。只是觉得英语作为一门技能,我不用专门学,也能学好。”带着这样的想法,战怡帆开始了漫长的自学之路。
大二那年,战怡帆决定考取托福和雅思。为了准备考试,她每天逼自己学习英语7个小时,再加上专业课程的训练,战怡帆每天都是教室、宿舍、自习室三点一线,从早上8点学到晚上11点。“那段时间,我真的是处于暴走的状态,仿佛又回到了高三时期。但是我慢慢发现,英语学习对于我来说,不是负担,而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我很享受这样的过程。”大二下学期战怡帆顺利通过了托福、雅思考试。
为提升英语水平,战怡帆选修了一门《汉英笔译实务》课程。主讲老师翻译经验丰富,在一些英语选词和习语的翻译上给了她很大的启发。这在无形之中给了战怡帆一把打开“翻译大门”的钥匙。
苦心追求 梦想悄然开花
从那以后,战怡帆的“翻译官”之梦一发不可收拾。不是专科出身的她,开始抓紧进行系统的翻译学习。每周末,战怡帆都会坐车往返于天津北京,只因那2天、12个小时的高效率翻译学习。
“翻译没有捷径,只有不断的训练和实战”,这是第一堂课上,老师给出的忠告。得益于先前的英语学习,战怡帆的翻译学习没有太过痛苦。但首次接受实战训练的她,还是觉得战战兢兢,高度紧张。“我最怕上杨军老师的课,因为我们会轮流传麦翻译录音,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我刚开始紧张地一句话也说不出来,特别尴尬。但经过几个月的训练,我明显觉得自己的中英文转换流畅多了。”战怡帆说。
进入大四,战怡帆更加坚定自己要在研究生学习翻译专业的想法。于是,她申请了去美国犹他大学交换学习的项目。半年的留学经历,使得她在英语口译、笔译以及跨文化交际方面有了显著的提高。
2015年9月,战怡帆开始递交材料、申请出国。在漫长的等待过程中,纽约大学、波士顿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等5所美国名校先后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出于对翻译专业的热爱,她还是选择继续等,希望能被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录取。
2016年5月13日早上5点,战怡帆像往常一样点进自己的邮箱。当一封MIIS(明德大学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缩写)的邮件出现在视野中时,战怡帆眼睛发亮,手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嘴里读了一遍又一遍,始终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确认好几遍后,战怡帆兴奋地在床上打滚,激动之余磕破了手。“我眼看着自己的手流出了血,却一点都觉不到疼,我觉得当时自己肯定是疯了。”战怡帆兴奋地说道。
为了更加确认这个事实,她马上登陆到学校的官方网站,第一时间交了报名定金。“从递交材料、通过语言测试、参加面试,前前后后等了好几个月,挺难熬的一次体验,也是挺重要的一次人生经历。”战怡帆感慨道。
不追求成绩上的满分,但要有专攻领域的“金刚钻”
进入蒙特雷国际研究院不是一件易事。该校翻译学院每年仅招收36名以中文为母语的学生,其中多为在美国长大的华裔或有着多年翻译经历的学生。战怡帆作为一名没有实战经验的学生,最后被蒙特雷国际研究院翻译与本地化管理专业录取,并拿到1.8万美元的奖学金,确实是一件值得“傲娇”的事情。
但在学校,战怡帆并不是一个门门高分的学霸。专业排名中等偏上的她,对于成功有着自己的态度。“我不是学霸,但论起英语,我不比谁差!”这是战怡帆四年大学生活的指导思想。
“既然不能每个人都成为学霸,就要争取在自己的领域里面做最棒的。每个人的未来规划和发展路径不同,我觉得没有必要过分追求学习成绩上的满分,也没有必要按照大众眼中的标准条件套用在自己身上。但我们要有自己专攻领域的‘金刚钻’,大家都有南开大学文凭,但是我有自己的专攻和所长,并在这一领域里出类拔萃,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战怡帆告诉记者。
“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对于时间的高效管理、严格的自律和自强不息等品质和能力。这其实是一种‘学霸’精神的体现,更是一种态度和坚持。在‘迷茫’充斥大学校园的今天,这种态度和坚持是大学必须极力推崇的。”战怡帆的辅导员说。
今年8月份,战怡帆将赴蒙特雷国际研究院,开启她的“翻译官”梦想征程。毕业之后,她打算进入翻译行业工作。“梦想的种子,已经开花,希望通过我的坚持和努力,能让它结出果实。”战怡帆真诚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