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纵向衔接,横向一致,内在统一,形式联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于素梅介绍,“这就是课程一体化的内涵,也是一体化安全教育的核心要义。”在展示安全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阶段性成果时,于素梅表示,目前,无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形式,都在不断创新,第一期入校实验已经完成,60所学校、268名教师参与,实际参与学生达11512人。实验中涌现出一批精品课程,各地教师探索利用各具特色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为安全教育在学校的实施提供了新思路,第二期实验区(校)征集上报工作已经启动,预计很快启动第二期实验。
自2021年教育部印发《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进中小学课程教材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以来,随着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进教材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相关部门、机构,以及各行业、领域聚焦重点,工作有序开展。和过去相比,曾经碎片化、分散化、临时化的校园“良心”工程,逐渐呈现出系列化、常态化、长效化的发展态势。全学段、全学科、全学员的共同参与,也让“全面融入”的工作宗旨得到具体体现。但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因缺乏参考标准、统一体系和科学执行等规范,使得技术动作易变形,推行方式有时过于“简单粗暴”。不仅额外增加师生课业负担,甚至还会陷入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
日前,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美育教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于素梅,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安全文教中心顾问、一体化安全教育课题组组长何卫国,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副秘书长、海淀区教委百校百剧项目制片人张骥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探讨安全教育进校园进教材的现实意义与深远影响,并针对融入过程中的突出矛盾提出解决办法,同时介绍创新的课程形式,为相关工作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推进课程化发展是关键
•对生命安全知识的学习应该是终身行为,一体化教育的目的,体现在着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安全知识的习惯
•校园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中,除理论知识学习外,实操技能也是课程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有效将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全面融入教材,自《指南》发布以来,一直是专家学者探究的核心要点。在于素梅看来,想要充分实现这一工作目的,必须要理解好《指南》中提到的 “全面融入”。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实践总结,于素梅认为,“全面融入”实际上包含两个全面。
第一个全面体现在全学段。自2018年以来,于素梅便致力于“大中小幼一体化课程”项目的建设工作。她表示,全学段安全教育本质是指具有衔接性的全员全程的教育教学。“在安全教育中,‘生命至上’的原则应该体现在不落下任何一人、不忽视任何一阶段、不省略任何一步骤”。无论成长发育、生理心智健全与否,生命安全教育始终要做到一视同仁。于素梅还表示,对生命安全知识的学习应该是终身行为,一体化教育的目的,体现在着重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安全知识的习惯。因此,将一体化的安全课程与内容贯穿全学段,既是实现“全面融入”的方式,又能达到“全面融入”的目的。
第二个全面体现在全学科。首先,从学科特征上来看,无论是物理、化学、生物等理工类学科,还是体育、音乐、美术等艺体类学科,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都会涉及到教学安全的问题。因此,于素梅认为,安全教育不应局限于单一学科的教学工作,安全知识也不应仅存在于单一课本上。其次,多年来在学科的设置和课程建设的内容体系分配当中,仅仅是健康教育里有安全知识,在于素梅看来,“健康和安全是两个层面的事情,健康与生活关联度高,安全多涉及到生存问题,但生存是基础,因此,健康包含不了安全”。
基于以上两点关于“全面”的解读,于素梅说:“安全教育进校园,首先要课程化,课程化以后才能系统化,系统化以后才能持续发挥教育的引导力。”正如前文中提到的,健康与安全的关系,于素梅认为,要将安全教育从健康教育中剥离出来,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学习,引起全民对生命安全的充分重视。
对此,一体化安全教育课题组组长何卫国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一本教材不能解决教育的所有问题,只有形成全学段、全学科的合力,建设好课程体系,才能促使安全教育在校园的落地。”何卫国认为,建立单独课程后,国家教育层面制定的法律条文、形成的文件措施便能有的放矢,学校机构层面也能具备教学实践空间,社会层面相应的关注度也会随之提高,使资源逐渐倾斜。无论是新的信息化教育平台的涌现,还是优秀团队打造出的精品内容,都能在短时间内补充、丰富校园安全教育体系,使其高效发展。此外,在何卫国看来,校园安全教育课程体系中,除理论知识学习外,实操技能也是课程重要组成部分。“课程体系中各年龄段应该掌握的技能点提炼出的技能大纲,可以与安全教育场馆、基地相结合,赋予场馆、基地教育职能。安全教育场馆、基地可以承担学校教育中不能完成的实操体验、技能演练等工作。这样同时能促使一些功能不鲜明、作用不具体的旧场馆基地积极改造升级。”何卫国说。
善于发挥教育领头羊作用
•学校安全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也是为社会培养具备安全素养的劳动者,进而提升全社会的安全素养
•事实上很多安全副校长是从其他学科教师中选拔出来的管理者,自身安全知识很难形成完善的体系
研究表明,在生产安全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而通过安全教育,80%以上的意外伤害事故可以有效避免。为此,何卫国表示,学校安全课程体系的建立,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其形成安全行为,同时也是为社会培养具备安全素养的劳动者,进而有效提升全社会的安全素养,“这是目前解决发展与安全问题的根本之道”。
于素梅提到,尽管目前教材与课程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在具体施行过程中,部分学校,尤其是偏远地区学校,仍然存在政策理解有偏差,工作落实有困难的情况。于素梅指出,目前,无论是教材统一情况,还是教师专业水平,各地区重视程度等,都或多或少存在各自的问题和困难,例如中学学段面临“唯分数论”的课程推行阻力,但有效解决阻力的方式不应该仅仅是以“分数”对抗“唯分数论”,一味给学生增加负担。于素梅说:“学校教育要先抓好校长这个关键环节,无论是通过培训,还是建立机制,甚至是把安全教育能力、工作开展情况纳入到校长评审机制,从根本上增强校长的安全教育意识,提升其安全教育能力,才能真正发挥好教育领头羊的作用。”
何卫国补充道,目前大多数学校都设有主抓安全工作的副校长,但事实上很多安全副校长是从其他学科教师中选拔出来的管理者,自身安全知识很难形成完善的体系,安全教育能力也缺少评判标准。何卫国建议,在安全教育进校园的工作开展中,除了发挥领头羊作用,还要形成教育督导的评估体系。教育督导的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效促进安全教育在校园的实施与开展,二是通过构建评估体系实现安全教育真正“安全”。
创新形式避免“恐吓”教育
•如何让课程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已成为教育界普遍研讨的核心议题
•对于从事安全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而言,需要尽快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习惯,创新理论教学形式
从安全知识进教材,到创建安全课程进校园,是工作初期阶段的首要任务。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如何让课程内容既有深度又有温度已成为教育界普遍研讨的核心议题。为此,中国应急管理学会社区安全专委会副秘书长、海淀区教委百校百剧项目制片人张骥,用百校百剧项目的成功,给出典型参考。
百校百剧是由北京市海淀区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牵头,以海淀区200多所中小学校为主,开展的国内首个“安全文化+减灾教育+亲身参与”的安全教育创新项目。自2017年推出后,受到广大师生、家长、专家们的好评,并收获众多国家级奖项。百校百剧项目遵照相关文件精神,结合中国国情,经过国家及市区应急管理、公安、气象、急救等多个部门,联合北京师范大学相关专业40余名专家的多轮评审后,逐渐积累出覆盖六大类灾害事件的80余部舞台剧。由专业部门把关,确保了剧本中安全知识点的全面性、准确性和趣味性。剧目不仅涵盖心理健康、网络安全、地震、火灾、踩踏、溺水、校园霸凌等安全内容,还通过让师生、家长亲身参与安全情景剧的表演形式,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安全意识,提升应急能力。
张骥表示,在过往的安全教育工作中,我们面对学生,经常会陷入教育误区,总觉得警示教育最具力度。“恐吓式安全教育,极易引发学生的生理性不适,不仅没有起到教育作用,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在张骥看来,选择恰当的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构建学生乐于接受的安全教育情境,与安全知识的严谨性同样重要。安全知识的严谨,不该是知识传播的阻力,以生动有趣的舞台情景剧为媒介,用鲜活的互动形式解构严肃的安全教育,最终真正达到传递知识的目的。
对于从事安全教育教学活动的学校而言,需要尽快改变过去照本宣科的习惯,创新理论教学形式。百校百剧项目的成功开展,为广大教育群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随着百校百剧项目内容的日臻成熟,张骥表示,未来百校百剧有可能作为一种理论教学方式,不仅走进校园,还要深入课堂,在有效缓解学校教资压力的同时,也能将安全教育的成功经验推向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