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今日分享来自福建省泉州实验中学的明有发老师。感谢!
授课内容:
高中英语北师版模块一,文学视点里的以 “圣诞颂歌(A Carol)”为题的一篇文学阅读型文章。课文节选自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同名小说《圣诞颂歌》。
该小说主要内容:
讲的是一个吝啬鬼的故事。 一个吝啬鬼积攒了很多钱,然而他却不舍得为职员的炉火加一块儿煤,他的侄子好意的邀请他参加圣诞夜的晚会,他却认为侄子是为了沾他的便宜而推辞,社会活动者请他为穷人施舍一点圣诞的饭菜,也被他无情地断然拒绝。富有而冷漠无情, 连乞丐都不愿向他讨要的自私透顶的吝啬鬼斯克鲁奇在圣诞夜被三个圣诞精灵造访:“过去之灵”、“现在之灵”、“未来之灵”。 然而,鬼的出现却使他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他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才发现原来施与比接受更快乐。这一切渐渐唤醒他人性的另一面——同情、仁慈、爱心及喜悦。瞬间,他那固有的自私及冷酷迅速崩塌,消失殆尽,从此变成了一个乐善好施的人。
本节课特点:
利用可视化思维导图的形式展开教学。在课堂初始,明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代表人物性格的哭脸和笑脸,经过整堂课的引导,学习,研究,最后,学生能够水到渠成地提炼出文章中人物性格的关键词。明老师以思维导图贯穿课堂,以代表人物性格的哭脸和笑脸总结文章,让学生更直观更生动地理解了文章的脉络,找出文章的主线。让学生参与到思维导图的制作过程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帮助学生养成批判性和创新型思维品质
本期安排:1 教材 2 教学设计 3 课件展示 4 课堂场景展示
A Carol()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本班是滨江校区高一特优班,学生具备一定的语言能力和阅读技能,积累了不少词汇和语法知识,书面表达能力较强。但是,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文学素养,运用正确的思维品质去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欠缺。
本课教学目标
在本课学习结束时,学生能够:
2.初步掌握小说类文学作品阅读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3.提取作品中的人物性格和理解故事情节背后的寓意
4.逐步养成批判性和创新型思维品质
5.学会探究,合作以及具备一定的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
(1)小说类文学作品阅读的三要素(人物、情节和环境)
(2)理清文章脉络
(3)提取人物性格
2.难点
(1)提取人物性格和提炼故事情节背后的寓意
(2)创新思维续写
教学过程
Lead-in
(1)活动内容:看一段剪辑视频。剪辑视频大概2分钟时长,由同名电影剪辑而成。视频能形象反映出文章主人公 的圣诞前后形象对照。
(2)设计意图:通过栩栩如生的视频,让学生清晰地感觉到主人公人物形象在圣诞前后的巨大转变,从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从文本中探究导致主人公人物形象前后大相径庭的原因。
Pre-
为了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把握小说的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脉络和提炼故事情节背后的寓意,本环节在课前完成。
While-
(1)活动内容
A.通过课文第四题配对练习,提取文章7位人物形象。
B.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大致告知学生文章脉络
C.分组(6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把文本中的六个大的场景分别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D.每组派一名代表把本组的思维导图在全班同学面前呈现并根据导图上的关键词口头讲解思维导图内容。
(2)设计意图
通过课本第四题的配对练习,唤醒学生对文本细节内容和对文本7个人物形象的记忆。(熟悉小说人物)为了让学生对每个场景的细节和主人公的语言内容更加熟悉,分四组进行分别对6个场景进行合作和探究,并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每组派一个代表看着思维导图把本组负责的某个场景复述或者表演出来。如果说前面一起探究和画思维导图是一种语言的输入(input),那这一步就是一种输出()(熟悉故事情节和场景)
Post-
活动内容
A.提取主人公在圣诞前后性格关键词
:bad- /mean,,
/
After : ,kind-,
设计意图:通过对人物语言及活动,透过现象看本质,提取出人物的性格特点或者人物形象。体现了核心素养下的分类、分析、判断、概括等思维品质。
B.读后续写
如果圣诞节那天晚上,他生前合作伙伴Jacob 的幽灵再次“光临” 的家,请按以下开头续写100字左右的内容。
That ,the ghost,Jacob came over to his bed again,..
设计意图:这一步主要考验核心素养里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通过文学作品本身看到作者狄更斯那个年代的社会现实;同时,通过对比圣诞前后主人公的巨大转变,让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道德情感,不要做为富不仁,刁蛮贪婪的吝啬鬼,相反要做一名富有同情心,乐善好施的慈善家。读后续写还是思维品质要求的一种高阶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一种很好的表现形式。本文出现的四个精灵是促使主人公前后人物形象巨变的主要因素,本来已经是一个圆满的结尾。但是,圣诞后的主人公的形象只是通过他的行为表现出来,如果再次安排出场,对转变后的主人公给予正面的肯定似乎也毫无违和感,甚至很符合中国人的价值观。同时,这也是本文的语言和故事情节在心里内化后的一种有效输出。
A Book about A Carol
设计意图:
教材文本是小说的浓缩,无法全面反馈小说的寓意。因此,引导学生读原著,写书评可以更好的感知小说反映的社会现实,提升学生的阅读技能。
课件展示
用思维导图展示文章脉络,体现了可视化理念在高中英语阅读课中的应用
课堂实录
在课堂刚开始,明老师以著名的文学家莎士比亚导入,开始了这堂文学阅读课。首先,明老师介绍了同为世界著名文学家,本课文章的作者,查尔斯·狄更斯所处时代以及其主要主要作品,并引出本课所学文本: A Carol。
接下来,明老师让学生欣赏本课同名电影的两个小片段,通过栩栩如生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文本主人公形象在圣诞节前后性格的巨大转变,从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探究文本的兴趣。
通过课文第四题配对练习,让学生提取文章七位主要人物的形象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直观地向学生展示出文章的基本脉络
将学生分为五组,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将文章的六个大场景分别用思维导图呈现出来。
学生小组合作制作各场景的思维导图
学生对本组的思维导图成果进行展示,加深学生对本课故事情节的了解,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述能力。
向学生展示完整的思维导图,强化学生对课文故事情节的理解。
读后续写,考验核心素养的文化品格和思维品质,让学生对文章结尾进行续写,并展示续写成果。
引导学生提取出主人公前后性格特点的形容词,并用一张哭脸和一张笑脸表示主人公前后性格转变,体现了可视化教学的理念。
最后,布置学生阅读原著小说,写书评作为课后作业。
世上没有完美的课。一节能让学生有所收获的课就是好课。老师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合理筛选,各取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