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参与人数如此之多、延续时间如此之长、工程难度如此之大的建筑工程。
【编者按】本期继续推出《中国文化亮点读本》第二部分创造精神中的《祈求和平的万里长城》。
一、中国历史上的长城
说到中国文化,常常要说到长城。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6世纪,在大约2200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9个朝代修建过长城,所修的长城累计有10万千米以上。三次浩大的长城修建工程,是在秦、汉和明代。现今存有遗迹的主要是明长城,
从东边入海口的山海关开始,一直到沙漠深处的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时断时续,其中北京北郊一段数百千米的长城保护得最好。
长城是世界历史上最伟大的工程,世界上再也找不出第二个参与人数如此之多、延续时间如此之长、工程难度如此之大的建筑工程。长城在英文中写作The Great Wall,意为伟大的城墙,这是恰如其分的。它的万里身躯横跨了大半个中国,见证了中国的漫长历史,也记载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二、修长城,盼和平
中国人为什么要修长城?在秦始皇时代,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参与修建过长城。2000多年来,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矢志不渝地修长城,一定有它不得不如此的理由。
20世纪初,盖洛( Edgar Geil),一位英国长城研究者、旅行家,在考察长城之后说:“许多世纪以来,中国人一直在潜心研究和平的艺术,并从心里鄙视那些穷兵黩武的武夫。”他认为,长城是祈求和平的象征。中国人知道,堆积石块总比抛掷石块伤人好,保护生灵的城墙总比掩埋尸体的壕沟好。长城是和平的标志,是人们在和平的愿望下修建的。绵延万里的长城,包含着这个东方民族要过安宁生活的强烈愿望。一个爱和平的民族,实在不愿打仗,才会投入这么多的人力、物力去修长城。中国文化从本质上不富于侵略性,世世代代修长城这一事实本身,就是对这一点的证明。
中国人经历了无数次的战争,战争的毁灭性给人留下了太深的印象。修建长城有说不尽的艰辛,甚至不少人因此付出生命。但与惨烈的战争相比,人们似乎更愿意选择前者。
长城的修建,与反对战争的愿望是联系在一起的。汉代一位不知名的诗人站在长城下,写道:“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一场战争过后,尸横遍野,骁勇的战马都在战斗中被打死,只有一匹劣马在苍凉的芦苇丛中嘶鸣。这首诗流传广远,它表达了人民憎恶战争的心情。元代诗人萨都剌登临北京北郊的居庸关,写道:“居庸关,何峥嵘,上天胡不呼六丁,驱之海外消甲兵,男耕女织天下平,千古万古无战争。”他在长城旁,发出了世世代代无战争的祈愿。
长城在中国历史上发挥的作用是巨大的。在冷兵器时代,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到了不容置疑的作用,尤其在防御北方民族所谓“马背上的进攻”方面,效果是明显的。同时,我们还要看到,长城给予民族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它的实际军事价值比起来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修建长城的人,付出无限的辛劳,他们得到的最大补偿,就是得到一个安宁的许诺。他们相信,长城能保护他们的家园,保护他们家庭的平安,保护他们的收成。
三、长城的“精神”
修建长城的艰苦,是一般人难以想象的。无数人离乡背井,告别了亲人,来到北地,长年累月地辛劳,有的人便将生命永远留在了这里。在2000多年的时间中,千百万人在这里奉献他们的辛劳甚至生命,才创造出这一举世罕见的奇迹。汉语中“众志成城”的成语,说的正是这个意思。
在与长城有关的传说中,孟姜女的故事尤其动人。孟姜女是秦始皇时代的一位女子,她的丈夫去修长城,她在家中思念不已,于是万里迢迢去寻夫。到了长城脚下,一位同乡告诉她,她的丈夫已经死了,尸骨就埋在长城下。于是,孟姜女在长城下哭了三天三夜,哭得天昏地暗,一段段长城倒塌了。
中国人在修建长城过程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孟姜女的传说反映了百姓承担的苦难和内心的辛酸,但不能由此推论出中国人憎恨长城。孟姜女的故事中透露出对暴君秦始皇的憎恨,却没有对长城本身的诅咒。人民没有理由去诅咒一道保护自己的安全屏障。
长期以来,长城还被中国人当做一种精神力量的象征。巍峨的长城,横亘在中国的北方,它的存在就说明,众志可以成城,群体的力量可以移山倒海,创造人间奇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中就有“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歌词,激励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团结奋斗。
长城的建设,显示出中国人难以想象的意志力。看今天北京郊外的明长城,高墙在陡峭的山脊上延伸,人攀登上去尚且困难不已,而要在薄薄的山脊上建筑巨大的城墙堡垒,需要付出怎样的辛劳!当年的施工没有今天的机械化工具,其艰难程度可以想见,没有坚强的意志是无法完成的。长城的建设者,绝对不是有人说的是“将自己封闭起来的懦夫”,而是顶天立地的壮士。
四、长城的美
长城的确是“伟大的城墙”,它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伟大的建筑,长城的美,就体现在它的雄奇博大上,它不仅纵横万里,体量巨大,而且大开大合,如同一位书法家,在无垠的天幕上留下了壮丽的墨迹。
长城是防御工事,但它不是简单地建一道单调乏味的墙壁,将敌人拦在墙外,它是一个复杂的防御体系,由城墙、敌楼、关城、墩堡、营城、卫所、烽火台等组成。烽火台、敌楼等绵延长城的一个个节点,为无限延伸的城墙注入变化的节奏,造成长城起伏跌宕的气势。长城不是直线的延伸,而是蜿蜒曲折,笔走龙蛇,伏脉万里。我们今天登上长城远看,总觉得内心中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意味在回荡,无法抑制的情感随着长城的龙脉而婉转,我们感受到一种流动的气韵。
长城这种跌宕起伏、回旋流动的气势和韵味,在司马台长城体现得最充分。
司马台长城在北京郊外,是一段明长城。有人说,长城之美,尽在司马台;司马台之美,尽在险峻中。
司马台长城建在陡峭的山脊上,山脊委婉曲折,长城的身段也随着山势而起伏,忽而落入深渊之下,忽而跃上山顶之上。它就像一条巨龙,一会儿到一片苍松翠柏的深山中豪饮山泉,一会儿又到高高的天穹上舞动身姿。
司马台长城最险处是名为云梯和天桥的两段不长的路段。云梯号称为“万里长城险绝处”,它是单面墙体,有的地方宽不过半米,人走在其上,两侧为悬崖陡壁,像一个直梯子一样向上直接跃升,势如山立。云梯之上有天桥,长约百米,桥面极窄,真是“猿猱欲度愁攀援”(李白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