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摘要:通过对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转载的文章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看出,2022年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热点集中于教材分析、义教课标解读、英语学习活动观、戏剧教育实践、单元整体教学、读写教学、作业设计、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研究等问题。在未来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的发展中,将特别关注多模态资源的利用与实践、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学业质量标准的实施与测试、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实践、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模式创新等问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育教学研究;热点与重点问题;《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论文转载
一、统计分析 (一)刊物转载量排名
2022年度《复印报刊资料·小学英语教与学》(以下简称《小学英语教与学》)共转载论文173篇,被全文转载的报刊有39种,其中《英语学习》《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小学教学设计》《江苏教育》的转载量排在前5位,占转载论文数量的46.24%。
(二)作者单位、地域分布情况统计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来源单位统计,51.45%来自中小学,17.92%来自高校,其他作者来自教研室、教科院、教师进修学院等教育科研单位。
高校中,首都师范大学(6篇)、青岛大学师范学院(4篇)、北京师范大学(3篇)、江苏第二师范学院(2篇)是作者较为集中的单位。
教育科研部门中,转载2篇的有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江苏省阜宁县教育局教研室、北京市西城区教育研修学院、北京市海淀区教师进修学校、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6家教育科研单位,其余皆为1篇。
从地域分布看,2022年《小学英语教与学》所转载英语教育论文的第一作者分布于中国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见表1)。江苏省依然独占鳌头,其他省份与其有明显差距。
(三)基金项目文章统计
2022年《小学英语教与学》转载的173篇文章中,有48篇属于基金项目课题研究成果,占总量的27.75%,其中国家级课题成果2篇,省部级课题成果32篇,高级别的基金项目论文依然较少。
(四)研究领域分布
2022年《小学英语教与学》具体转载栏目设置及数据如表2所示。
由表2可知,除去每期转载的专题文章外,教学领域的文章最多,凸显了教学实践的重要地位,评价领域文章与去年数量相比有所上升,占到了第二位,学科教育领域、课程领域、教师领域基本保持持平,学生领域文章稍显薄弱。
二、热点与重点问题 (一)课程 1.教材分析
教材是课程的主要载体,是连接英语教与学的重要媒介。2022年关于教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材内容分析、教材解读路径和教材实施策略三方面。(1)教材内容分析。高维、杜小晚通过对PEP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发现小学英语教材高度重视国家认同教育,教材中的国家认同教育内容非常广泛,有利于在国际理解视野下增进学生的国家认同(《小学英语教与学》2022年第3期,后文凡引自该刊的文章仅标注期数)。李丹慧、马勇军基于跨文化视角,针对PEP版教材在落实课标要求方面出现的内容涵盖不完全、跨文化渗透不均衡等问题提出修订与使用建议(4期)。陈乃琳通过分析美国小学英语教材在结构、选文、能力培养、学习方式等方面的编写特色,为我国英语教材编写及英语教学研究提供了参考(6期)。林周婧、刘子睿根据活动类型理论、认知要素理论和任务难度测量框架,针对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小学英语教材(2013版)中教学活动难度安排是否合理的问题,提出了教材质量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建议(8期)。庞晖、栾辛以国际议题、国际文化、国际联结为框架,对外研版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国际理解教育内容进行了呈现与分析,针对如何在教材中渗透国际理解教育提出了实践建议(9期)。梁艺娟通过对 “粤人版”与“人教版”三年级教材的对比分析,提出了“理解教材—整合教材—用好教材”的教学路径(11期)。(2)教材解读路径。李翠丽、黄锴针对小学英语教学过分关注语言知识忽视文本内容、过分关注文本内容轻视人文意识、过分追求教学容量忽略内在逻辑性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教材解读策略(10期)。王春晖以课程内容六要素为维度,以单元为组织形式,呈现了一种新型的教材解读范式(12期)。(3)教材实施策略。孙媛结合教学案例,解析如何利用教材资源设计好切实可行的教学活动,以提升小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1期)。姚立新指出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将教学活动安排与 tip板块有机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感悟、选择、掌握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2期)。
2.义教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2022年版课标》)是教师课堂实践的重要指导性文件,其规定的目标、理念、内容、要求等,对优化小学英语教学起重要作用。关于《2022年版课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课标的理念、特点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分析。如梅德明、王蔷提出要改变单纯聚焦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学科本位目标,确立落实核心素养目标;改变以词汇、语法知识为主要课程内容的教学,围绕核心素养综合表现精选学习内容;改变脱离语境的碎片化教学,创新教学方式,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改变以考试为主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素养导向、主体多元、方式多样的评价体系(7期)。张宏丽结合《2022年版课标》的时代性、教育性、实践性、可操作性、一致性和整体性六大特征,分析了素养立意的英语课程观、语言观、教学观和评价观(7期)。李磊基于对《2022年版课标》的课程理念分析,认为小学英语教学应做到基于主题、精设目标、诱导自慧,通过融合语言、文化、思维和学习能力发展的系列学习活动加以落实,引领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持续发展核心素养(7期)。李娜认为,核心素养是《2022年版课标》的重大变化之一,应基于目标素养化、内容结构化、学习活动化、评价过程化四项基本原则建构素养导向的小学英语课堂(9期)。此外,研究者还通过比较《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和《2022年版课标》在课程内容选取上的变化,探讨了课程内容整合和教研工作对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重要意义(王蔷,7期)。
(二)教学实施 1.英语学习活动观
英语学习活动观是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和变革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引入式、递进式和探究式三种问题链,引导学生开展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类阶层性英语学习活动,有助于激活学生思维,挖掘文本内涵,掌握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推动创新思维发展(冯珊瑚、范淑丹,1期;宫文胜,1期)。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须以核心素养为指向,制订目标;以语篇为依托,探究意义;以活动为抓手,融合六要素(徐艳丽,1期)。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础是深入解读语篇文本,核心是分层制订教学目标,保障是逐层设计教学活动(杭燕楠,1期)。
2.戏剧教育实践
戏剧教育是在教育中融合戏剧元素,用戏剧的方式或有剧场性质的活动来开展教学的教育模式,重点在“教育”,而非“戏剧”。2022年关于戏剧教育实践的研究体现在教育戏剧活动的介绍、戏剧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实践模式等方面。如,何香萍从理念和实践两方面介绍了定格画面、坐针毡、回音巷三种教育戏剧活动,并阐述了其对于学生思维深刻性、灵活性和批判性的作用(12期)。李帆指出,可以采用故事戏剧、角色戏剧和过程戏剧三种教学模式,并通过创设形象化道具、设计趣味活动、演绎精彩情节、互相观摩学习和深度问题思考五项实施策略,以及借助戏剧团队、教师学习、资源共享三方面的外部支持,来保障教育戏剧教学的开展(12期),进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学生课堂参与性,提升英语语用能力(杜乐、柯丹,12期)。庞晖、杨璐等对教育戏剧在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梳理、分析,并给出了解决对策及建议(12期)。
3.单元整体教学
单元整体教学是落实英语课程改革理念,促进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2022年针对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主要是结合具体案例探讨基于学科大观念、主题意义探究、深度学习及逆向设计模式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思路与实施路径。如,姚达文、卢少芬等认为,基于英语学科大观念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应以课程标准为依据,分析单元内容,提炼各子主题所承载的主题意义,并根据学生认知经验重组单元内容,提炼单元主题大观念和语言大观念,再建构单元大观念,进而制定单元与课时教学目标(10期)。王芳、武茜基于主题意义探究,提出在整体设计单元教学时,可采用以下四个策略:整合教材内容,梳理单元整体内容框架图,提炼主题意义;设计单元整体教学目标,整体规划单元教学活动;确定课时教学目标,梳理课时语言知识结构,设计教、学、评一体化的活动;制订持续性评价方案,开展持续性评价(10期)。夏恩力从主题提炼、目标设置、活动设计等方面探讨了如何进行指向深度学习的英语单元整体教学设计(10期)。张丽宁基于逆向设计理念,以译林版小学英语教材为例,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探究及实践(10期)。
4.读写教学
阅读与写作不是彼此孤立的语言学习行为,而是紧密关联的。其中,读是理解性技能,写是表达性技能,二者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能够为学生的真实语言交际打下坚实的基础。钱小芳介绍了具有影响力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9期)。樊晓菲、张敏探讨了在单元整体教学中进行读写教学要注意目标的整体性、内容的统一性、活动的连贯性和技能的综合性等多个方面(9期)。李向红以PEP教材为例,通过项目化学习,促使学生自主探究文本内容,挖掘文本内涵,有助于改进小学高年级英语读写教学,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开拓学生的思维,促进其合作互助(9期)。陈梦琪探究了单元联动下的小学英语“思维—读写”互促策略,提出教师一方面需要在教材整体的视角下加强教材中各个单元读写课文本的逻辑性和连续性,使教材的读写课文本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单元前后文本的理解性吸收。另一方面需要在读写教学中加强思维策略的运用,改变“机械阅读”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在读后写作中语言输出的合理性和丰富性,最终实现其思维能力和读写能力的协同发展(9期)。
5.作业设计
作业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它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拓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具有巩固所学内容、发展能力与品格、培养学习兴趣与习惯等多种功能,其对教学和评价起到重要的平衡、衔接和过渡的作用,是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支撑。关于作业设计研究,主要集中在主题作业、单元整体作业、基础与综合作业及校本作业等方面展开研究。如,丁洁琼结合学校开展的“主题作业”校本研修系列实践活动,阐述了“主题作业”的概念、设计原则、基本类型以及主题作业在英语教学中的实效性思考(2期)。陈儿以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为例,阐述如何落实“基础作业”、组织“能力作业”、优化“拓展作业”,以期提升作业的针对性、实效性,进而促进学生的持续学习和发展(2期)。樊晓菲、徐国辉提出,小学中年级段综合英语作业的布置与评价需要体现主题学习的整体性,体现对学生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的全面关注,体现对学生多元智能发展的关注,体现对学生的多样化思维关注(2期)。陈洪珠针对目前校本作业存在“固定化”、“拿来化”等问题,探讨了小学英语校本化作业的设计策略与方法(2期)。
(三)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专业生活过程中,其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2022年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研究转载的文章共12篇,高于2021年的转载数量,且研究内容更为全面、深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研究。
首先,课堂教学行为研究。研究发现小学英语教师优质课堂话语具有三个特征:表达规范,能提供高质量语言输入;交互性强,能有效营造互动语境;功能凸显,能高效推进目标达成。构建优质课堂话语,需要教师在学习中提高话语意识,在实践中掌握话语策略,在反思中提高话语能力(韩佩玲,1期)。樊彦清、田小芳等提出了课堂评价话语的优化策略,包括:合理转化教材文本知识,丰富评价话语语料库;合理预设和使用不同功能评价话语,凸显评价话语多元功能;合理控制评价话语的话语量,提高评价话语有效性(5期)。黄锡汝、罗晓杰发现优秀小学英语教师在讲解中受目标驱动,能恰当选用讲解技巧,也能基于学情灵活运用讲解技巧,建议教师强化讲解的灵活性,发挥多种讲解技巧的整体功效;提高讲解的适切性,促进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准确理解和有效运用(9期)。李文岩、刘子姝从语言礼仪、体态礼仪、文化礼仪三个层面分析了小学英语教师课堂礼仪的实践原则(7期)。除此之外,研究还发现大多数教师对思维品质的内涵认识不足且关注度不够,在设定思维品质目标时,更注重学生的创造性表达观点能力和梳理、概括信息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体现为提出的高阶问题的比例较少且师生对话的深度较浅,无法较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发展(刘珊珊、张敏霞,2期)。
其次,教师成长研究。吴成芳对新手教师“通识—技能—任务”专业发展模式进行了实践探索(3期)。汪静艳、汪海波等针对新手教师入职期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研发了一系列优化策略(10期)。罗群强调,创设平等和谐的研磨氛围、系统设计研磨计划、扎实开展研磨工作能够有效提升青年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促进其专业成长(4期)。教育主管部门也可通过构建教师素养结构、探索教师素养评价方法,精准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骆海军,8期)。此外,郭晓华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的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观系统、宏观系统和历时系统五个维度对教师的职业倦怠进行归因分析,并提出纾解乡村小学英语教师职业倦怠的实践策略(12期)。
最后,教师教研研究。王建平针对教师“听不懂”学术性强的专题讲座问题,提出教师应该从学习过程、已有经验、实践转化三个方面进行反思,并提出自我指导的相应对策及建议(11期)。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学习在研究中找准创新点以及在论文中表述创新点的方法,进而创作出具有创新性的学术论文(裴栓保,6期)。
综上,2022年相关研究廓清了教师专业发展的路径,探讨了课堂话语的特点、优化策略和实践原则,呈现了教师教研自我指导的对策和创新性论文的写作方法。
(四)评价研究
教学评价是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2022年关于评价的文章共转载7篇,其中形成性评价、表现性评价、写作能力评价备受关注。赵男宇、尹宏结合教学实际,从多角度介绍了形成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实施策略并制定了形成性评价方案(1期)。郭美阳详细分析了“素养型”表现性评价的理念内涵、任务要点、设计策略与标准制订(7期)。同时,周建青探讨了表现性评价的概念内涵、评价类型、设计流程,并以PEP教材为例,具体阐述了表现性评价在课堂中的实施(10期)。朱嘉懿基于《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和增值评价理念,设计并深度运用了英语写作能力评价量表,以评价量表的数据为基础,分析、追踪每位学生的写作能力成长轨迹,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发展潜能(4期)。
关于命题研究,陈燕以五年级期末水平测试为例,探讨了读后续写在公开考试中的应用策略、促学优势,并按照“趣味、模仿、互动、强化”顺序阐释了读后续写题型的教学启示(6期);关于课堂教学评价,单妍、李志厚通过对专家型教师、熟手教师以及新手教师英语课堂教学评价的状况比较,发现专家型教师具备系统的教学观,熟手教师具有全面的教学观,新手教师持有片面的教学观(8期);关于学习质量标准,蔡雪飞强调,可依据学习质量标准合理设定评价细则,依据评价细则科学测评核心素养发展情况(12期)。
三、未来研究展望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的实施,可持续关注单元整体教学、主题及主题意义探究、戏剧教育、游戏教学、绘本教学、自然拼读等。关于学生的研究,可加大对学生语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儿童英语学习心理特点和规律的研究力度。另外2021年综述中提及的教—学—评一体化、“双减”政策下的教学改革、阅读引领的课堂实践、数字化与大数据支持下的英语教学等都应成为小学英语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接下来提几个比较具体的问题,希望引起广大研究者的注意。
(一)多模态资源的利用与实践
多模态教学是指通过图像、视频、音频等媒介来调动学生多种感官与之进行互动的一种教学方式,具有情境性、全息性、多元性、动态性、具身性等特征[1]。《2022年版课标》中也明确要求学生要学会理解文字、音频、视频、数码等多种模态资源传达的意义[2]。因此研究者有必要加大对小学英语教材(及其配套资源中的)多模态资源的解读的研究,另外基于多模态视角,研究教材,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开发多模态资源进行补充教学,也是一条研究路径。
(二)综合实践活动的设计与实施
随着《2022年版课标》的颁布,如何本着“学用结合、课内外结合、学科融合”的原则开展小学英语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正成为一大研究热点。关于综合实践活动的内涵、主题的选择、活动的组织实施、评价等都应该成为研究者重点关注的问题。
(三)学业质量标准的实施与测试
《2022年版课标》首次将学业质量标准纳入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体系。该标准以学生为中心,以核心素养为导向,其研制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引导教学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部分一线教师尚未理清学业质量标准同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的异同,因此关于学业质量标准内涵的解读还需持续进行,但更为重要的落脚点应放在义务教育学业质量标准的实施上,如可作用于语言教学、语言测评、教学评估等。
(四)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实践
重新罗列“英语学习活动观指导下的教学实践”这一研究主题,是因为目前教师在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时存在多个误区,如有些教师在单元层面硬性分配活动观的三类活动,有些教师强行在一个课时内完成一个语篇的活动观教学循环,有的教师只是简单套用三种类别的活动名称未能真正明白活动间的逻辑关系,等等。因此研究者有必要继续对英语学习观的内涵、要义及架构展开研究,并立足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目标做好教学转化。
(五)新课程背景下的教研模式创新
传统的区域和校本教研活动已经不能有力服务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建立聚焦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理念要求落地的有效教研活动,提升教师教学能力,迫在眉睫。研究者可基于教学实践,构建新型教研模式,找到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推进的突破口,提升教学质量,有力推动教师的专业成长。
参考文献:
[1] 孙镱晗.多模态:缓解学生口语焦虑现象的有效策略[J].上海教育科研,2022(10).
[2]教育部.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
注:此文刊发于本刊2023年1-2期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