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一根根细细的丝线,拉出的是一段段绮丽芬芳的绣史。一件绣品背后,有个光亮明洁的世界,渗透着满满的情感。
山西吕梁交口刺绣历史悠久。早在殷商时期,这里已有人类繁衍生息,从县境内窑洼村出土的大量东周墓葬品证实,春秋时这里的生产力已达到相当水平。汉代刘渊起兵建立“刘权政权”后,永嘉二年(公元306年),迁都蒲子城,即现交口县蒲衣村一带,正式称帝,进一步推进了当地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上供宫廷的服饰、绣品需求量猛增,为交口刺绣业的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清朝年间,刺绣技法已遍及交口城乡,处处可见“母友相传、邻亲相授”的传艺、学艺场面。据《交口县志》记载:清雍正年间,当地刘氏家谱家训中就有“女学纺织绣花,男读诗书耕田”的语训。这一时期,交口刺绣依然主要用于日常生活用品。不但长袍、马褂、衣裙上装饰有各种图案的刺绣,而且帽子、枕头、门帘、被褥上都有。一双女子出嫁的绣花鞋、一只布缨缨缀的旱烟袋、一顶小孩虎头帽或斗篷,都成了衡量家中女主人刺绣手艺高低的标准。大户人家出嫁闺女,往往几个月前就请刺绣高手设计开针,制出的绣品构图严谨、色彩鲜明,足见当时的绣工技法已相当娴熟,功底非常扎实。
新中国成立后,受新思想文化影响,绣花鞋、旱烟袋、红肚兜逐渐消失,绣花鞋垫、绣花门帘、绣花缝纫机罩、绣花被罩和绣花枕头罩一度流行起来,针法也由单针扎变成了针管绣,并将现代图案植入家庭绣品,开始出现生活绣品向刺绣艺术欣赏品发展的代表品种。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交口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交口刺绣出现了空前繁荣。以李崇枝、董兰梅为代表的绣工在原有绣种的基础上,又创造出了一种纯艺术性的绣种——画绣。
交口刺绣是交口妇女长期以来共同创造、世代相传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华民族刺绣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她们天才地运用手中的针线,记述历史、讴歌生活、再现民俗风情、寄寓精神向往,极大地丰富了我国刺绣艺术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因此,保护、利用、开发好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对延续历史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促进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资源优势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交口刺绣精细的针法工艺,凝聚着一代代、一辈辈交口绣工的智慧和经验。尤其是各种针法千变万化的灵巧使用和对色彩自然渐变的艺术处理,使绣出的作品,无论是人物、动物,还是山水、花草,均保持和延续了“绣线套接不漏针迹、色线相配形象传神”的传统古法,代表了黄河流域刺绣“平、光、齐、匀、和、顺、细、密”的艺术特点,具有鲜明独特的工艺价值。
交口刺绣工艺有设计,勾稿,上绷,勾绷,配线,刺绣,装裱等工序。其中日用绣品在设计出图案以后,需经过啄样,将图样在玻璃纸上的花样转印上底料,用于批量生产;此外绣成后还需经过缝纫合成工艺,加工成为枕套,绣衣等各类刺绣日用品。欣赏性的绣品经装裱后有手卷、镜心等软片,也有配镜框与座架等。
交口刺绣经历了从民间刺绣到贡奉宫廷,从个体作坊到规模集约化的发展过程,对研究当地人类发展、宗教信仰、民俗礼仪、风土人情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交口刺绣凭借其“构图丰满、形象逼真、绣工精细、巧夺天工”的高雅品质,已受到越来越多人们的喜爱,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美化居室的艺术珍品。特别是随着交口雅汇刺绣“合作社+家庭绣坊”的大规模发展,交口刺绣已成为当地文化产业的新突破,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交口刺绣已为当地解决农村劳动就业400余人,发展家庭绣坊300余户,许多妇女把绣花当成了谋生手段,2012年人均年收入突破万元以上。交口刺绣在人类文明的和谐发展中,将绽放出更加灿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