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谈谈英语教学研究的几个问题崔刚一、一线教师理论与科研意识的提高
我国的英语教师中普遍存在着一种重技能、轻理论的倾向,把教学看作是一种技能型的东西,认为熟能生巧,不需要懂得那么多的理论。这种想法确实存在着偏颇之处。在教师的成长过程中,丰富的经验固然重要,而理论的素养也必不可缺。英语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现代的英语教育已经从原来的单学科支持转向多学科、交叉学科的支持。英语教育要借鉴普通语言学、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语言学、计算机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已成为世人公认之事实。另外,从英语学习者本身来说,道理也同样如此。学习一种新的语言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远远不是掌握一点语音、词汇和语法那么简单。
学一门外语,大脑中要发生许多变化,人的社会文化意识和价值观念都会随之而改变。历代的语言学家对语言都有深刻的观察,这些观察都是普通人所想不到的。外语教师读一点语言学和应用语言学等方面的书,会加深自己对语言本质的认识。例如,社会语言学解释语言和社会各因素的密切关系:语言的使用与性别有关,与年龄有关,与受教育程度有关,与职业有关;除了地区方言,还有社会方言;人们讲话很不自由,要考虑自己与对方的许多因素,一句话说来,是进入语境的各种力量(因素)平衡之后的结果。社会语言学让人们认识到语言的使用规则;文化语言学让人们深深感到语言的文化负载和语言之问的文化差异。在此之后,教材、教法、课堂活动、师生关系等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化。这还不包括最近几年 的多媒体教学和因特网的影响。从前的外语教师有一本词典和一本语法书就可以应付教学。现在的外语教师大概需要对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应用语言学、语言测试理论等都有所了解。束定芳和庄智象(1996)指出,教师的理论素质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方面使教师自己理解和认识语言的本质,提高自己的语言素养和语言使用能力,另一方面使教师能够在语言教学活动中,自觉地遵守语言学习和发展的规律,选择和使用符合语言使用规律的教学方法。目前,国内外语言教学研究的成果非常丰富,教师一定要“考虑各种方法、流派以及他们隐含的理论基础,还要考虑各种教学实践所依据的哲学基础”(引自,1991)。只有准确地把握各种理论、模式以及规则,教师才能逐渐地建立起自己的观念(引 自Yates & ,2003),可以使他们对自己的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1986)在谈到理论对于他的日常写作教学的指导作用时指出:“理论帮助我挖掘并发现自己关于写作的一些基本看法,帮助我设计更加连贯统一的课程结构。理论还使我有信心尝试一些新的写作教学方法。”我们应该充分地意识到理论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于教学实践的指导意义,正如Lewin(1951)所说:“世界上没有比一个好的理论更具有实用性的了。”
我国的许多英语教师都存在着对科研为难发愁的情绪,一方面认为教学研究属于科研人员的事,和自己没有多大的关系;另一方面又觉得自己无从下手,不知道该如何搞科研。其实科研并不像许多人想象的那么复杂、困难。刘润清教授(2004)指出:“科研就是用标准的方法进行系统的研究,对问题提出可能的答案。换句话说,科研就是要用国际上公认的程序寻求两个或两个以上变量之问的相互关系。”英语教学中的科研就是找影响英语学习成绩的那些变量(因素)(例如,教材、教法、教师、学习者的年龄、性别、智力、性格等)以及这些变量与学习成绩之间的相互关系。总体而言,外语教学中的科研对象包括三个层次,最高层次就是本体论,也就是哲学层面上的问题。在这个层次上有两个核心的问题:一是语言的本质,也就是说语言作为一种人类所特有的现象,它区别于动物的交际方式的本质特征是什么。第二个问题是语言学习的过程,也就是语言学习理论。这一问题又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学习语言的心理过程;二是学习者的个体特征差异。研究者就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质论层次上的这两个问题最为重要,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决定如何回答其他的问题。外语教学科研研究对象的第二个层次是实践论层次,主要研究教学如何实施,包括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各种语言技能的培养、测量和评估等。
第三个层次是方法论层次,研究具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王宗炎教授(1998)对外语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的希望,指出:“为了无愧于外语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我们应该往哪里下功夫呢? 有三件事,我愿与中青年同志们共勉,那是:①提高语言文化知识水平;②提高科研能力水平;③提高思想品德水平。三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在谈到教师的科研能力时,王宗炎教授说:“有了一定的外语知识,又有了一些教学经验,理应动手搞一些科研,无奈许多人画地为牢,不肯更进一步。他们应当看到,不搞科研,非但写不出著作 ,教学也只能原地踏步,甚至往后退。”至于科研的方法,王宗炎教授又指出:“科研该怎么搞呢? 一般的看法是多读书,新一点的看法是利用电影、电视和各种媒体,并接上因特网。可是这只是资源,有了资源并不等于有学问。搞科研要有创获,非得做两件工作:确定要研究的问题,并按既定的方针去观察和实验。我们天天上课,年年接触新学生,这其实就是做实验,不过有人并不自觉。只要变不自觉为自觉,变无计划为有计 划,经常把课内课外看到的和听到的东西,成功的和失败的经验都记录下来,定期复查总结,就能提炼出有价值的初步理论。”
二、外国的理论与中国的实际情况
从事英语教学研究要充分吸收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思想。国外在外语教学的研究方面已经走在了我们的前面,出现了许多教学流派。例如,语法翻译教学法、直接教学法、视听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这些流派都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形成了完整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程序,并进行了长期的教学实践。另外,国外也出现了许多关于语言学习的理论,例如,语言学习的认知理论、中介语理论、输入输出假说等,这些理论对于我国的英语教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但是,当我们在借鉴这些理论与方法的时候,要考虑这种理论是建立在什么样的基础之上的,是针对第二语言习得而言的呢,还是针对外语学习的。如果是针对外语学习的,还要考虑他们的例证主要来自于哪些国家,有没有来自中国以及其他亚洲国家的例证。因为语言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既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组成部分。语言教学和学习往往与学习者所具有的文化背景具有很大的关系,在一种文化背景下所建立起来的语言教学与学习理论到了另一种文化中并不一定完全适合。因此,国外的理论与方法必须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在我国目前的英语教学研究中要注意防止两种走极端的现象:一种是闭门造车,根本不注意借鉴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方法;另一种是盲目地引进国外的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而不注意与中国具体情况的结合。语言教学是一件非常复杂的、涉及诸多因素在内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工作,在外语教学领域没有一种能够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每种教学流派都有其产生的历史背景、所依据的理论基础和教学实践模式,都有其长处和短处,没有哪一种方法是万能的,也没有哪一种方法就一无是处。外语教学方法的取舍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不同的学习对象和不同的学习环境。但是,当我们引进一种教学流派时,往往只考虑它的长处,而忽视其短处和局限性。在许多外语教师把英语作为知识传授的背景之下,我们引进了交际教学法,许多人就以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根本之道,言必称“交际”。“交际教学法很快成为我国主流教学法,教材编写、课堂教学以至外语测试无不举起交际教学法的大旗”(引自胡壮麟,2002)。但是,正如胡壮麟教授(2002)所指出的那样:“交际教学法并不是外语教学的万应灵药。它有优点,也有缺点。⋯⋯当我们谈到交际教学法的成就时,也应保持清醒的头脑,注意它的不足之处。”最近我们注意到在英语教学界,尤其是中小学英语教学界,流行任务型教学,于是教材编写、教师备课、课堂授课、课后作业、专家评课、语言水平评价都要设法与任务型教学搭上关系。我们并不是说交际教学法以及其中包含的任务型教学就不好,它们都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的东西,但是问题的关键在于不能盲从,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取舍。另外,我国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与英语师资的水平差别很大,我们不可能干篇一律地要求所有的地方和学校都按照一种模式来进行教学。
三、中国英语教学的优秀传统
中国的英语教学正式开始于1862年创建的京师同文馆,到目前为止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在过去一百多年的外语教学中,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学贯中西的语言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也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自己的英语教学传统。这是我国英语教育界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去认真地挖掘和总结。目前普遍存在的一种倾向是对过去的问题批评较多,而对过去的经验总结重视不足。这种倾向往往会使得英语教学缺乏必要的延续性,很容易导致“刮风”的现象。今天推广一种教学方法,过不了多长时间又要推倒重来,再换成另一种教学方法,搞得一线英语教师无所适从(崔刚,2003)。只有全面总结我国过去英语教学的得失,才能够对我国今后英语教学的发展具有一个稳定的高屋建瓴的认识与把握。另外,中国的英语教学还需要充分地考察中国优秀的教育传统。中国具有几千年的文明史,具有内容丰富的教育传统,具有自己独特的教育理论。从上面所述的我国英语教学早期的四个特点中,我们就不难看出中国的教育传统对于英语教学的影响,这些传统已经深深地植根于中国的教育思想之中,也必然会对我国的英语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当然,在继承我国优秀英语教育传统的同时,还要与时俱进,充分考虑目前英语教学的现状,包括当今社会对于人才英语能力的需求,社会环境对英语教学的影响,现代科技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以及在现代社会环境下英语学习者所具有的心理状况等各种与英语教学相关的因素。继承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继承是发展的基础,是发展的原动力,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才能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才能保证具有良好的发展结果。
四、科学的精神与学术的规范
我们的研究成果要在世界外语教学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采用规范、科学的研究方法。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国内许多学者的注意,并发表了许多有关的文章,出版了一批关于外语教学科研方法的专著。例如,刘润清(1999);桂诗春、宁春岩(1997);韩宝成(2000)等。这些著作对于普及外语教学的科研方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一项科学的研究在选题、研究方法的确立、数据的统计以及结果的分析等各个方面都有一套需要研究者遵守的规范化的方法与程序,规范而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确保研究成果可靠的基本保障。从目前我国英语教师的现状来看,大多数的英语教师在科学研究能力方面还比较欠缺。刘润清教授(1999)曾经指出我国外语科研中常见的四个问题,这些问题都暴露出我国外语教学与研究人员科研能力的欠缺。桂诗春和宁春岩教授(1997)对1993—1995年我国主要的四种外语研究期刊中的755篇文章进行了统计分析,指出“统计数字说明,我国外语工作者对语言学的各个领域都有兴趣,力图使我们的研究和国际接轨,应用语言学、语言学相关学科、理论语言学都占相当的比例。但问题在于,研究人员没有足够的方法支持他们的研究。54%的人使用的是简单思辨性的方法,随意性很大。这些研究成果难登大雅之堂。这倒不是说思辨性研究不可取。对母语的研究,也可依赖我们对母语的直觉观察来进行思考,提出理论模型。但是对非母语的描写性研究和实验性研究都必须以数据为依据。而我们有80%的研究都是不依赖数据的⋯⋯究其原因,最根本的一条是我国外语工作者和研究者缺乏语言学研究方法的必要训练,或是原来掌握的方法已经老化,未能及时更新。”尽管几年过去了,他们在文章中所提到的情况在目前并没有根本的改变。要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我们需要建立有效的师资培训体系,同时改进培训的内容,培训的重点不能仅仅局限在语言能力的提高上,更要注重科研方法与科研能力的培训。同时,广大的英语教师也要提高科研意识,通过自学以及科研的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科研能力。
从事英语教学研究还应做到科学严谨,实事求是,不急于求成。桂诗春教授(2004)指出:“作为一门应用型的学科,应用语言学的本质是实证性,即使用包括观察和实验在内的科学方法来研究外语教育的种种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依赖一些‘常识’和‘公众的信念’。”在我国,由于我们对英语教学还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认识,加之在市场经济背景下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媒体的炒作,社会上存在着许多仅凭个人的经验或者局部的观察而产生的对于英语教学以及学习的种种错误认识。在这种情况下,更要求我们的英语教学与科研人员进一步提高自身的素质,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社会上一些风行一时的看法所影响。英国应用语言学协会( for )1994年制定了一份“应用语言学研究规范建议书”,在其第一节中指出“应用语言学家应该努力维护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公正性、研究与考察的自由性以及发表与传播自己研究成果的自由性。因为许多人都认为‘每个人都了解语言,那是常识’,应用语言学家的公众立场很容易受到责难。因此,为了确保学术研究的高水平,应用语言学家应该对他们自己的专业精神完全了解 。”我们在探索具有 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理论体系的过程中还要遵循科研的规律,实事求是,切忌浮躁,急于求成。当我们在推广一种教学理论或教学方法时,要本着科学的态度,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对于实验结果的分析要客观、实事求是。对于没有经过实验证明的,不要贸然做出决策,更不能在大范围内进行推广。
长期以来,国家基础教育实验中心外语教育研究中心在积极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研究的同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编辑出版报纸、期刊,举办各种教研活动,组织各个层次的英语竞赛,资助研究项目、选派中小学英语教师去英语国家学习进修等,可谓硕果累累,令人钦佩,真正体现了国家外研中心“提高英语教师素质,推动英语教学发展”的宗旨。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08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