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一、前言
新课程改革强调英语课程目标由培养综合语言能力转变为培养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其中思维品质是心智动力,指辨析语言和文化表现的各种现象,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评判各种思想观点,从而建构新的概念理性表达自己的观点。具体来说,思维品质主要包括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广阔性、敏捷性、创造性和批判性。西方学者德加默曾说:“提问得好即教得好。”高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探索的欲望,开启学生的心智,更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然而,在当前小学英语课堂上,尽管老师普遍重视课堂提问,提问的频率很高,提问方式多样,但提问的设计不足、随意性大、提问趋于形式化,很少能与学生实现真实的互动和交流,也无法开启学生的思维,提问的效果和质量与老师的主观意愿有所偏离。笔者近期观摩了多节英语阅读课教学,并记录了部分具有代表性的提问片段,领略到老师精彩提问艺术的同时,也发现教师们在设“问”时容易出现的几个低效之处,本文将探讨阅读教学的有效设“问”,以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二、提“问”过程中常见的低效之处剖析
课堂背景(一):这是一节新版PEP五年级上册Unit2 My Week的阅读课,学生已经学习了有关星期的单词、各科目名称以及表述课程安排,以下是笔者记录的读前环节片段,并加以剖析:
S2:Ihave , and on .
……
教师以这种形式问完了从星期一至星期五的课程安排。
【低效】剖析1:明知故问。教师通过教室中的课程表提问What do you have on /…?并让学生以句式I have …on /…回答。表面上,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课程安排进行提问,但教师和学生都对自己的课程安排非常了解,这就导致教师的设“问”缺少“信息差”,这种缺少信息差的假交际,不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从认知思维来讲,是属于记忆的低阶认知思维。
【改进建议】 教师可以自主创造口语交际情景,如创造出下课后1班和2班同学互相讨论本班课程安排情况的情景,,并提问:What do in /2 have on /…?
在教学中,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使用的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设置有明确交流目的和真实交流意义的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个体和合作的实践活动中发展语言和思维能力,达到应用层次的认知思维。
课堂背景(二):这是一节新版PEP五年级上册Unit 3 What Would You Like?的阅读课,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了与食物相关的单词及问答,以下是笔者记录的读中环节,并加以剖析:
【低效】剖析2:一概而论。教师对note的内容并没有进行深入的解读,只是展示重点句子I ___.教师没有解读出与的逻辑关系便盲目设“问”,这种设“问”不但不能让学生学到语言知识,发展语言技能,更不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改进建议】教师可以采取直观教学手段,如借助图片、视频展示等帮助学生理清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再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教学中,教师设计的活动应包括学习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的过程,使学生在语言实践活动中,通过接触、理解、操练、运用语言等环节,助力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特别是用英语获取、处理和传递信息,表达简单的个人观点和感受,从而提升实际语言运用的能力。对话中有学生对于事物的分析和评价,属于高阶认知思维。
课堂背景(三):这是一节新版PEP五年级下册Unit 2 My 的阅读课,学生学习了季节以及相关季节的活动,以下是笔者记录的课后环节片段,并加以剖析:
多提问几个学生,几乎都在重复同样的答案
【低效】剖析3:生搬硬套。教师对文本解读Robin所喜欢的季节后,并紧接着提问学生Which do best?看似衔接非常顺畅,但教师给出了相关的图片,表面上给学生提供支架,但实际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的回答非常容易受图片的影响而局限于这几种活动,导致学生依样画葫芦,只是按照书上的内容为了对话而对话。在南方地区,孩子在秋天没有机会摘苹果,连摘橘子的机会都少之甚少,更没有机会在冬天打雪仗堆雪人。这样不根据实际的提问,无法达到语言交流的真实意义,看似热闹的课堂,学生毫无兴致,更无法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认知思维来讲,是属于低阶的认知思维。
【改进建议】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日常生活谈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将学生的思维从局限于课堂内容拉到日常生活中,再提问:Which do you like best?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季节及相关理由。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合理组织教学活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要尽可能接近现实生活中语言实际使用情况,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目标语言项目的真实意义和用法,达到应用层次的认知思维。
三、阅读教学中设“问”的有效策略
结合案例剖析不难发现,设“问”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合理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把学生吸引到特定的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中。设“问”的好差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成功的设“问”不仅可以让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培养语言技能,更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为了帮助学生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改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容易出现的明知故问、一概而论、生搬硬套等低效设“问”现状,笔者提出以下设“问”策略,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
(一)读前趣问,调动积极性,激发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根据客观条件的变化灵活地进行思维活动。为了培养学生真实交际的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具有信息沟的真实的语言情景,引发真实的交流。真实的提问由于符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和学习习惯,能让学生在老师的提问中保持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教师可以通过设置.try to guess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速度,在处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适应变化的情况来积极地思维,并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判断。学生好胜心强,反应迅速,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抢答、快速问答、连锁问答等方式,让学生在语言输出时提升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在讲授新版PEP六年级下册How Tall are You?的时,教师出示绘本的主人公,告知是 the Giant.出示PPT(如图1)后并提问:This is the Giant.Let’,how tall is he?Maybe 2.?Maybe 6.?Who can try?这就使学生跳出平时的思维,教师通过/,/older,/等提示,让学生猜测的身高、年龄、体重等相关信息,而不是漫天瞎猜,这种存在信息沟有具体情境的开放式设“问”环节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实现了信息理解和思维的共鸣。
在讲授新版PEP三年级下册At the Zoo的Read and Write时,教师通过设置Quick 的环节(如图2)让学生根据老师的描述猜动物,学生跃跃欲试积极性很高,教师提问:What is it?It’s thin...一点一点地向学生描述该动物(如图3),有的学生在前面几句的描述中就已猜出,学生兴趣极高,思维的敏捷性也得到了发展。
(二)读中追问,注重探究性,提高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思维的逻辑性是指思考问题时,遵循逻辑规律和自身认知发展规律,根据教学实际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可以通过层层阶梯设“问”,像剥洋葱一样一步一步理解课文,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提高思维的逻辑性。思维的深刻性是指学生思维活动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可以通过设计思考性强的问题,比如综合分析类、概括类、推理类等问题,教师还可以就文本中的某个细节,通过追问其中的深层含义,采用探究学习的方式,帮助他们理解英语课文的本质或深层次的内涵,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通过阶梯设置识记类、理解类、运用类、分析类问题,提升学生的认知思维。
在讲授新版PEP六年级上册Unit 2 Ways to Go to 的Read and Write时,教师分阶段层层设置:How many are in this ?How many ways to go ?How do they go to ?等基本问题后,并将学生回答的内容归类到思维导图中,然后并提问:Why do they go to in this way?Do you go to ?Why do they go to by ferry?学生通过猜测等形式深入思考问题,再将答案归类到思维导图中(如图4),并提问:Who can the the ?学生跟着思维导图将课文内容复述出来,条理清晰、脉络分明的思维导图提高学生英语表达的信心和综合语言表达能力,也提高了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
(三)读后议问,强化应用性,培养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
批判性思维是指积极、熟练地解析、应用、分析、综合、评估、支配信念和行为的过程,是合理的、反思性的、质疑的思维。教师可以通过抓住文中某一个疑问的点进行提问,也可以让学生读后提问、练后提问、互动提问等,保护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思维的批判性。创造性思维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能摆脱思维定式,质疑创新,对原有知识重新构建,产生新颖独特的想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要发掘一切可以调动创新思维的因素,相信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大胆设想、勇于实践、合作探究、独创思维。通过设置评判类和创新类问题,提升学生的认知思维。
在教学新版PEP六年级下册Unit3 Where Did You Go?的阅读后环节,教师让学生复述完故事后,出示PPT(如图5)并提问:Wu Yifan takes Max to his ,is ? your .教师适时放手,并设计了环节,引导他们进行课堂争议、合作交流、表达观点。有的学生说: can take Max to his so that he is safe.有的学生说:Wu Yifan can’t take Max to his ,he take Max to Found.It’s for his owner to find it.即使有的学生无法用英语表述,也允许他们用中文表达出来,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做出合理判断,在这样的思维碰撞过程中,思维的批判性也悄然得到提升。
在学生各自表达自己的观点后,教师出示PPT(如图6)提问:Can you write a new diary about if you meet Max that ?Maybe you have a good time with day;Maybe Max doesn’t want to stay with you and try his best to find ;Maybe you take Max to Lost and Found and meet his owner there,they’......Try to write your own diary about the story you and Max.学生根据自己的疑问,通过日记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新观点。思考挖掘文本的弦外之音、讨论或质疑作者观点的客观性和合理性,通过不断议问,以审视的眼光去解释、分析和推论,并形成自己的新观点,逐步实现知识的增长和能力的提升,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也得到发展。
三、结束语
总之,在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巧设“问”,尽可能避免为了设“问”而设“问”。在读前环节创设真实情境,通过切合实际的设“问”以及理解类问题将学生带入课堂及相关话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敏捷性;在读中环节,教师通过阶梯设“问”并追问等形式以及运用分析类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在读后环节,教师可通过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讨论、想象等形式以及评判创新类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教师要充分发挥“问题”的功效,巧妙设计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的内驱力,从而达到培养学生英语思维能力、提升学科核心素养的目的。
(作者单位: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头陀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