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有人说如果不能用一门语言去思维那就很难学好这门语言.所以要学好英语得去学会用英语思维.那到底啥叫英语思维呢?
网上一搜可能会有很多答案,但都比较散乱,没有啥完整的体系.我是个好奇心比较强的人,总喜欢问为什么,总想建立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虽然很多时候可能理解的有偏差,甚至错误,但自己也在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观点.
所谓英语思维,大部分时候是体现了把英语做为母语的人所持有的一种文化思想观念.怎么看待这个世界,用什么样的方式去思考问题.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一些想法来讨论下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的差异,纯属个人意见啊. 为了讨论方便就把使用英语做母语的人叫西方国家的人,而用汉语就叫中国人吧.实际上划分英语思维与汉语思维只能说针对大部分人的一些较常见的思想而言,有可能一部分人同时具备两种思维,或者一种都不具备.
个体与群体,自由与依赖
西方国家的人相较群体而言,更关注个体.在生活中比较讲究个人的独立,自由,尊重个人权利,隐私.我们看美国大片的时候,那里面的英雄人物都是突显了个人的能力,某一个人力挽狂澜,甚至拯救世界.而且老外们的想象都较物实一点,在电影,小说等艺术世界里表现的思想往往也会应用到现实生活中来.而中国虽也有在电影中突显个人,有武侠小说中犹为明显.但中国人的想象明显天马行空,不物实的多,很多时候仅仅停留在想的层面.没有应用到现实.其实说到想象力,中国人是想象丰富的多,外国的神话与中国相比差得远了,中国的武侠里的人就快赶上人家神话中的人了.
自由这个观念已经被世界各地大部人所赞同.而自由与个体是有很大联系的.如果没有个体的独立,没有对个体的尊重.而更关注群体,个体太依赖群体那很难实现自由的.另外自由有两个层面,一个是外在的,一个是内存的.外在的主要是政治是否自由,比如啥选择自由,言论自由.内存的主要是你心灵上的独立与自由,实际上这相较政治自由来说更难做到.我们很多时候都说着要追求自由,但实际行动和做法往往是逃避自由的.因为如果没有心灵上的强大,你很难享受自由,反而会痛苦.自由有时与孤独寂寞会有点联系.你如果不能很好的去体味孤独,你也不能很好的享受自由.我们知道动物要在残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群居,依靠大家的力量对抗天敌,并且靠繁殖大量的后代来保证种群的延续.像蚁群,羊群,猴群是我们常见的群居现象.这主要是一些相对弱小的动物.而像老虎这样的兽中之王则基本上是独居,我们不还常说一山难容二虎嘛.
而大部分中国人是适应了群体的生活,太依赖于群体了.这并不是说中国人本身就弱小.而是传承了这样一种文化,心理上是显得弱小.太依赖于群体实际上是内心没有安全感的表现.仿佛与一堆朋友在一起就显得比较踏实.一旦被孤立了,一个人独来独往了就觉得自己被社会抛弃了一样,内心忧郁不安.仿佛一只弱小的动物独自面对着陌生而又变幻莫测的大自然一样.实际上没有安全感是人的天性,因为人相对这个大自然来说确实是太弱小了.只能通过后天的培养锻炼才能让内心强大起来,有安全感.那怎么才能有安全感呢?
科学与宗教
寻找安全感有两种方式,一个是通过理性的手段,通过科学去彻底的了解下这个世界.我们对陌生的事务总会有种恐惧感,如果熟悉了理解了就不会恐惧了.我们通过物理化学去了解这个物质的世界,掌握其中的各种规律.通过生物去了解各种各样的生物物种,以及自己肉体的构造.通过政治,经济,社会学,法律去了解这个现代社会的运转机制.通过心理学去了解人类的各种奇妙的思想的根源,可以坦然的审视自己的各种思想,各种感受,自己的快乐,痛苦,不安,焦躁.此时仿佛是以局外人的身份来看自己了.通过哲学来学系统的思考生活中的一切,把各种凌乱的思绪整理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当然这些都太严肃了,我们还可以通过对艺术的理解来欣赏这个世界的美,体会精神上的快乐.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宗教来寻求精神上的安慰.比如基督教,伊斯兰教都有一个唯一的创造万物,主宰万物的神,上帝或真主.你按照圣经,可兰经上说的去遵循神的指示来指导日常的一举一动.这样你就会觉得很踏实.觉得上帝会与你同在. 而佛教,这个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得上是无神论的宗教就更加有趣.它告诉你世间万物都是虚假的,都是假象.连你自己也是假象,你不应该执着着于"我"这个概念,要达到无我的境界.你感觉到恐怖害怕,痛苦就是因为你心中一直想着"我",如果不再执着于"我",你就从痛苦中解脱了.或者也可以说一切痛苦不再显得重要,你可以通过肉体像以前一样去经历一切,但那一切对你的心灵来说不再重要,肉体也不过只是一个装载你灵魂的皮囊而已.印度教的思想就更让人称奇.它很多地方和佛教类似,实际上应该是佛教很多思想是源于印度教.印度教没有强调无我,而是认为我们每个人实际上是主神梵天的一部分,当你真正顿悟后,参透后就天人合一了.就回归本源了.你就是天,天就是你.
理性和感性 ,人性与教条
西方人的思想传承于古希腊.古希腊时就比较讲究理性,不会毫无理由的就去盲目接受某个事物,而是通过思辨,思考去判断.并且面对着这个神奇的大自然去进行理性的思考,不仅是简单的认为是某个神主宰一切就不管了.比如认为宇宙万物是由土气水火组成,虽然现在看来不是很正确,但这确是一种非常伟大的思想,而且大的方向是对了.实际上中国古人们也有去尝试用较理性的思想去理解这个世界,比如认为金木水火土组成一切.并且出现了易经这样的著作.我觉得易经刚开始应该是带着一种思辨去解释和理解这个世界.但后来没有谁去继续发扬这种思想.而只是把易经当作一种教条,只是来当作一种算命的工具了. 所以很多时候中国人还是倾向于感性的去认识这个世界,基于经验去指导自己的生活.比如虽然有四大发明,但只是基于经验,没有深一步用理性的思想去探究背后的原理.
很多时候中国自许是礼仪之邦,因为中国确实有很多形式上的礼仪.这是从周朝就开始的,后面孔子把它整合到儒家的思想中.于是几千年来,形式上的礼仪一直统治着中国人的思想.刚开始可能只是一种教条,一种没有太多含义的形式上的礼仪.但遵循的久了就会融入你的骨子里,让你认为是理所当然的.形式上的礼仪实际上不是真的礼仪,因为没有太多的考虑人性,替人思考,而更多的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秩序,为了政治上的需要.实际上儒家的理论虽然说统治上中国上千年,但只是流于理论,形式,没有太多的实际的让人可以从理性人真正认同的思想.真正让人从理性上认同的是道家的思想,像老子的里面很多思想理念是真正的让人从理性上信服,它的深度绝非儒家思想可比的.实际人很多人觉得这样的书能传承至令是个奇迹,庄子的书更是如此,老子很多话说的还比较含蓄,那庄子可就说的更明目张胆,明显的批判儒家思想的,不符合封建政治统治的需要的,很容易就被当成禁书的.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它里面的很多思想让统治阶层很受用吧,帝王从中可以学到帝王之术,为官者也可以从中学到很很谋略.而且上层社会的人可不像平民百姓那么容易被忽悠,他们很多人还是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见的.他们总得找些能开阔视野,能带来智力和思维上的帮助的书吧.总看些四书五经不把人看傻了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