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1859年,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写下: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It was the best of times, it was the worst of times.
民国则相反,那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
民国有骨,民国有节,民国出才女,她们有颜有才有气度,国语英语两手抓,腹有诗书气自华。
今天,我们来盘点几位民国才女,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她们,英文水平又怎么样呢?
张爱玲
国学英语都挺6
文科生里的
英文水平:写作强无敌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瑛,爱玲改自其英文名:。
很多人都记住了她的名言“出名要趁早”,她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包括小说、散文、电影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
不过,翻看她的作品,你会惊讶,她的英文原来也如此出色。
张爱玲的英语水平如此出色,多半要归功于母亲黄逸梵。
张爱玲五六岁时,家里就请了英国人教英语,随后她去了美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圣母玛利亚女校。
这所贵族学校,学费是普通工人10个月的工资,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学生,重视英文,学生都能说一口极其流利的英语。
有钱人在孩子的教育上真是从不吝啬啊。
1937年,张爱玲从圣母玛利亚女校毕业,图为毕业照
她本人对英语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求学期间经常一个人演莎翁的话剧玩,一会演哈姆雷特,一会演克劳迪,大段大段背诵莎翁的英文剧本,简直是文科生里的,接近母语者的英文水平。
她说出名要趁早,20岁前后,她就用英文写了《更衣记》、《中国人的宗教》等文章,发表在上海租界的英文报刊上,转头再翻成中文投给本土杂志,一篇文章拿两份稿费。是的,才女就是有这种操作。
后来的写作生涯里,张爱玲也像炫技一样,把自己的中文作品用英文改写,再翻译成中文。
1956年,张爱玲将《金锁记》扩展成英文长篇Pink Tears,后来她将Pink Tears改写成The Rouge of the North(《北地胭脂》),之后又将《北地胭脂》翻译成中文版的《怨女》。
她说:“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
你很少能见到一个人像张爱玲那样,在传统国学和英语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宛如打通任督二脉一样运用自如。
旧照里,她带着才女的骄傲抬着下巴凝视远方,她骄傲得有理有据。
林徽因
一身诗意千寻瀑
万古人间四月天
英文水平:19岁已经可以翻译了
长得好看也就算了,林徽因英文也超厉害,连美国学者费正清都称赞不已。
她自小就读英国人办的教会学校,底子打得好,后来随出国讲学的父亲林长民去了欧洲读中学,父亲专门给她找了家教老师补习英语,人家自小学的就是纯正的伦敦口音,并以优异成绩考入St.Mary′s (圣玛莉学院)学习。
(林徽因和父亲林长民)
后来,林徽因因为惊人的才华和对各方面知识的兴趣,先后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美术系、耶鲁大学戏剧学院读书。
在那个年代里,中国留学生九牛一毛,林徽因在完全西式生活的熏陶下英语水平可见一斑。
初现翻译天赋时林19岁时,爱好文艺的她因尝试翻译了王尔德的The and the Rose(《夜莺与玫瑰》),并发表在1923年12月1日《晨报五周年纪念增刊》上。
节选一段,感受一下林徽因的翻译功底:
"No red rose in all my !" he cried, and his eyes with tears.
"Ah, on what does ! I have read all that the wise men have , and all the of are mine, yet for want of a red rose is my life made ."
青年哭道,“我园中并没有红玫瑰!”他秀眼里满含着泪珠。
“呀!幸福倒靠着这些区区小东西!古圣贤书我已读完,哲学的玄秘我已彻悟,然而因为求一朵红玫瑰不得,我的生活便这样难堪。”
这个19岁的小姑娘首次发表的作品就成绩斐然,之前有人将王尔德的这篇标题翻译为《夜莺与蔷薇》、《莺儿与玫瑰》,林微因翻译完了之后,后来的译本全都引用了她的翻译《夜莺与玫瑰》。
这份译作后来也成为出版商的宠儿,王尔德的童话集直接被命名为《夜莺与玫瑰》,译者是林徽因等。
《夜莺与玫瑰》封面
你若要一朵红玫瑰,你需将尖刺刺入你的心头,在月色里歌唱,流尽生命的血液。
If you want a red rose, you must the thorn into your heart and sing by until the last drop of your life blood.
杨绛最贤的妻,最才的女
自己写书,还能翻译别人写的书
英文水平:大师
杨绛先生可能已经脱离才女之列,晋升大师级别了。
“先生”一词是对有学问者的尊称,并非所有人都可称为先生,能称为“先生”的女子寥寥无几,而杨绛就是其中之一。
她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外国文学研究家,这些光荣头衔都落在了她一个人头上。
杨绛读的是东吴大学,当年林语堂就是在东吴教书,这学校可谓是大师辈出。
1929年《东吴年刊》里的“东吴大学女子排球队”合影
前排左起第一人为杨绛
杨绛当年是班上的“笔杆子”,东吴大学1928年英文级史就出自她的手笔。
先生不仅写作好,翻译也好,来感受一下先生的英文翻译水准:
《生与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