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热线

400-123-45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新太阳城网资讯

新书推荐《中国教育路在何方:顾明远教育漫谈》

文章作者:佚名    时间:2024-01-09 08:02:16

/

点击标题下方“不穷文化发展中心”关注我们

送女儿去学校英语_送儿女上大学英语_送女儿上学英语

送儿女上大学英语_送女儿上学英语_送女儿去学校英语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

——顾明远

●本书系统总结了我国教育改革取得的经验,厘清了我国教育领域中一些重大现实问题产生的复杂背景。

●本书对当下我国教育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历史性的深入反思,在此基础上探析了未来我国教育改革的路向。

●本书对于我国教育理论的一些重大问题特别是素质教育问题做出了回答,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应对策略。

●作者特别倡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教书育人在细微处,学生成长在活动中。”这是作者本人的教育信条,也是作者对走出中国教育困境的回答。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前言

有一次我与朋友吃饭,席间一位女士说,她的孩子原在北京市某稍有名气的小学上学,但是发现学校对孩子管得太多,这也不让做,那也不许干,觉得这样下去孩子无法发展,只好转到一所国际学校去了。现在为了规避上述那样管束学生和考试制度,越来越多、越来越年幼的学生选择出国学习。据统计,留学生人数多年来连续增长,2015 年达52.37 万人。还有一部分家长不满于现行的教育制度,干脆不让孩子上学校,在家里教孩子读书。更有甚者,湖北一些家长联合起来,把孩子带到穷乡僻壤办起联合家庭学校来。

送儿女上大学英语_送女儿上学英语_送女儿去学校英语

我们的教育怎么啦?家长对我国教育失去信心了吗?现在教育竞争已到白热化。社会上补习学校如林,各种培训班如麻。小学生,甚至幼儿园孩子都要送到培训班学习。20世纪90年代我在日本住了几个月,发现街上挂着许多“塾”的牌子,觉得很奇怪。后来日本教师告诉我,这些“塾”都是补习班。日本70% 的中小学生都在周日上“塾”补习功课,以便应付考试。所以日本学者称日本教育为“考试地狱”。谁知道回国以后,我发现我国的教育也成了“考试地狱”,也到处是培训班。能不能不让孩子进培训班?不能!家长说:“别人家的孩子都上培训班,我的孩子不上,不就输在起跑线上?!”我遇到一位部领导,他坚持不让他的孙子上培训班、补习班,但到了上高二, 一摸底考试,不行了,顶不住了,不上补习班,将来考不上大学了,只好赶紧把孩子送去补习。

我们的教育应该怎么办?

我们呼吁减轻学生负担。有人说,这是瞎放空炮,负担怎么减轻得了?教育行政部门硬规定,少留家庭作业。家长不答应,家长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规定说取消奥数班,结果又来一个数学提高班、兴趣班。名称换了,内容没有变。大家都说高考是指挥棒,但谁都不敢把这根指挥棒扔掉。我有一次在一所大学演讲,批评“应试教育”,一个大学生站起来说:“我们就是靠‘应试教育’考上了大学,没有‘应试教育’,我们不一定能上得了大学。”高考要改革,也正在不断地改革。但总是有人质疑,考试门类减少了能选拔人才吗?英语社会等级考试能公平吗?高考文理不分科,怎么照顾学生的差异和爱好啊?学生学业综合评价能公正吗?高校自主招生能公平、透明吗?一大堆疑问困扰着家长、教师和校长。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教育有了很大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毫无疑问的,是谁也抹杀不了的。但现在社会上又对现行的教育制度不满意。如何破解这个难题,是大家都在思考的问题。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后记

2013年我总算完成了《中国教育大百科全书》的编撰工作,与池田大作的对话录《和平之桥:畅谈人间教育》中文版也于2014年初面世。我想,我应该搁笔了。我已是耄耋之年,视力又不好,无法阅读现在浩瀚如海的书,也没有什么新思想。我对自己说,搁笔吧,不再写作了。但是最近一个时期,无论在亲友的餐桌上,还是在朋友的聚会上,教育总是最热门的话题,有说不完的问题和意见,我不由地又有了写作的冲动,想把我想到的意见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也好,批判也好。总之,我搞了一辈子教育,肚子里有许多话,想一吐为快,于是利用2014年春节和寒假这段时间写了《中国教育路在何方》这篇东西。这不是学术论文,是一次漫谈,是讲讲教育的故事。其实这些内容早已有之,在过去的拙文中都写到过,这次只是稍为系统化一些而已,没有什么新内容,唱的还是老调子。本文于《中国教育科学》2014年第3辑首发。后经压缩修改转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15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5年第13期又全文转载。其他报刊和网站也纷纷转载或摘要刊发。为了进一步满足读者需要,人民教育出版社决定于世界比较教育大会在中国召开期间出版该文的单行本。本书上编是这篇长文,下编是我最近几年发表的与中国教育改革直接相关的文章。希望大家继续批评指正。

《中国教育路在何方》作者简介

送女儿去学校英语_送女儿上学英语_送儿女上大学英语

顾明远 1929年生,江苏江阴人。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教育学会名誉会长,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教师教育专家委员会主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教育管理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暨比较教育分会理事长、世界比较教育学会联合会副主席。荣获全国优秀教师、北京市“人民教师”等称号。香港教育学院、澳门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名誉博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名誉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比较教育、教育基本理论、基础教育等。出版专著3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培养中外硕士博士60余名。许多著作对中国教育理论和政策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同时也获得了多项奖励。

送女儿去学校英语_送儿女上大学英语_送女儿上学英语

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有一天,我的学生告诉我一个故事。她第一天送女儿上幼儿园,一进幼儿园的门,就看见一群孩子围着一位较为年长一点的老师,有的孩子拉着老师的手,有的孩子抱着老师的腿,有的揪着老师的衣服,和老师特别亲热。她的孩子也想去和老师亲热,但挤不进去。这时看见一位年轻老师走过来,她的孩子就扑过去,但这位老师没有理会就走过去了。她的孩子伤心得不得了,回家说:“我再也不去幼儿园了!”

这个故事说明儿童的感情是很敏感的,也是很脆弱的。那位老师可能是无意的,没有理解当时儿童的行为,随便走过去了,没有想到这无意的行为却伤了儿童的心。因此,我说,教师,特别是幼儿园、小学教师,在教育孩子时要注意细枝末节。

做父母的常常有这样的经历,休息日带孩子到公园去玩。孩子在家说好了,出门要自己走,不能让爸爸妈妈抱,但一出门就吵着让大人抱。大人开始不明白,怎么说好了不算数?!后来才明白,两三岁的孩子,身高不到一米,大人不抱他,他能看见什么?只能看见大人的腿。他要大人抱,不是走不动,不是不愿走,而是看不到有趣的东西,抱起来,视野开阔,可以看到许多风景。

儿童有如嫩芽,碰伤了就不易生长。父母也好,教师也好,要注意呵护他,要了解儿童的想法。做父母的要理解他。

......

教育工作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学生不是一潭静止的水,他的内心有时平静,有时激动。教师对学生要察言观色,发现学生细微的变化,要善于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学生。因此,我想对教师说,教书育人在细微处。

送女儿上学英语_送女儿去学校英语_送儿女上大学英语

送儿女上大学英语_送女儿上学英语_送女儿去学校英语

送女儿去学校英语_送儿女上大学英语_送女儿上学英语

购买此书,敬请联系:北京不穷文化发展中心 祖玉晶,咨询电话:

地址:新太阳城网·(中国)官方网站 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1号    电话:400-123-4567     传真:+86-123-4567
版权所有:Copyright © 2002-2023 新太阳城网 版权所有 非商用版本    ICP备案编号:苏ICP备2800050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