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23-4567
“孩子学英语很长时间了,但就是不开口说,不管我们怎么引导都没用,甚至还跟我们发脾气,真是急死我们了。“
在孩子英语启蒙初期,想必不少家长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孩子不愿意或者不爱开口说英语。这种情况有的持续几个月,还有的甚至持续一两年,不少家长都非常着急,其实这是学习一门新的语言必经的一个时期,被称为“语言沉默期”。
什么是“语言沉默期”?
一般来说,当孩子第一次接触一门新的语言时,他们常常会先专注于听,并尝试去理解自己听到的这些声音,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基本上不会说,或者说的非常少,我们通常称这种现象为“语言沉默期”。
这个过程也可以理解为孩子的“听力理解阶段”,孩子还在集中精力去努力理解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还不具备足够能力开口说话。其实,不止是孩子,成年人在外语环境下,也会遇到只听、说不出的情况。
“语言沉默期”的长短因人而异,而且孩子的年龄越小,可能需要沉默的时间就越长,年龄稍大的孩子可能经历几周至数月的沉默期,而学龄前的孩子则有可能经历长达1年,甚至更久的沉默学习期。
“语言沉默期”是每个语言学习者必经的一个阶段,是正常的现象。所以,如果遇到孩子学了一段时间英语仍然不开口的情况,家长们先不要着急。随着学习进程的推进,孩子的“沉默”会随着听力与理解能力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语言沉默期”的成因
1、规则的制约
很多时候,学校在教孩子学英语的时候,都会灌输大量的“语法规则”,搞的孩子晕头转向,然而在正常的英语对话中是不允许有足够的时间去考虑并使用那些规则的。过分依赖语言规则,过分关注语言形式必定极大的妨碍孩子的正常交流。
于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孩子为了表达某个意思而挖空心思、拼命挣扎,最后即便说出来了,也是前言不搭后语。所以,面对这样的情况,许多孩子更宁愿在英语交际中保持“沉默”。
2、性格的束缚
很多中国孩子不能开口说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性格因素”。他们在英语交际方面,自信心表现不足,要么是谦虚,要么就是爱面子,怕在人前出错。即使鼓起勇气打算开口说,也会在开口之前在大脑里反复把要说的话演练几遍,确保无误后方才开口。
假如,孩子在某次开口说英语之后,发现自己说错了话,或者是家长、老师指出他的话语中的错误的时候,他们就会紧张焦虑,在下一次的英语会话交际时,他们就会选择“沉默”。
3、可理解输入不足
我们一直强调,在孩子英语启蒙时期“可理解输入”的重要性,而“可理解输入”也同样会影响孩子的“语言沉默期”。
现在在很多传统的学校,太注重形式教学,老师花费两个小时讲解语法知识,让孩子如坠云里雾里,输入的内容与学生的理解能力之间存在巨大差距,必然导致可理解输入的极大不足,没有足够的输入,何来输出?这也将导致“沉默期”。
如何帮孩子度过“语言沉默期”
1、不逼迫孩子开口
有研究表明,对于尚未准备好要开口说英语的孩子来说,强行逼迫其说英语不仅不能帮助其更好地学好英语,反而会影响孩子正常开口说英语的进度。而允许“沉默期”的存在,不对其进行干扰,不但不影响孩子的语言进步,反而有助于其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实际上,说不出来的根本原因还在于听力输入不够。这就像空的杯子无法出水一样,孩子头脑中如果没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词汇与语音积累,想说的时候就表达不出来。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二点:与其刻意的让孩子说,不如鼓励孩子多听。
2、让孩子多听、听明白
除了鼓励孩子多听,保证一定的量,另一个关键是要确保孩子听明白。
“沉默期”是一个听力理解阶段,因此,除了听本身,孩子需要能理解自己所听到的内容。而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让孩子结合正在经历的具体语境或场景来理解,并且经常听、反复听。